| 摘要 | 第1-16页 |
| ABSTRACT | 第16-20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20-2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3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3页 |
| ·海水淡化技术概况 | 第23-28页 |
| ·海水淡化发展历史及市场前景 | 第23-25页 |
| ·海水淡化技术分类 | 第25-28页 |
|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及其强化传热研究概况 | 第28-37页 |
| ·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特点 | 第28-29页 |
| ·降膜蒸发及其传热强化研究进展 | 第29-37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 第二章 水平管降膜蒸发流动传热特性分析 | 第38-64页 |
| ·降膜流动机理 | 第38-44页 |
| ·降膜管间流型 | 第38-40页 |
| ·降膜波长 | 第40-41页 |
| ·液膜厚度 | 第41-42页 |
| ·液膜破裂 | 第42-44页 |
| ·降膜传热机理 | 第44-50页 |
| ·分区模型及边界层发展 | 第44-45页 |
| ·降膜传热预测关联式 | 第45-50页 |
| ·降膜蒸发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4页 |
| ·饱和温度的影响 | 第50页 |
| ·热流密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喷淋密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管间距的影响 | 第52页 |
| ·布液高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管径及管材的影响 | 第53页 |
| ·液体喷淋效应影响 | 第53页 |
| ·气体流动的影响 | 第53-54页 |
| ·膜内波动的影响 | 第54页 |
| ·水平管降膜蒸发模型 | 第54-62页 |
| ·降膜物理模型 | 第54-55页 |
|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第55-56页 |
| ·降膜流动水动力分析 | 第56-60页 |
| ·降膜传热分析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三章 异形管强化传热的数值研究与场协同分析 | 第64-88页 |
| ·异形管强化传热数值模拟 | 第64-72页 |
| ·数值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64-66页 |
|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66-70页 |
|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70-72页 |
| ·相关参数定义 | 第72-73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3-85页 |
| ·管形对管外液膜分布的影响 | 第73-79页 |
| ·管形对膜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79-82页 |
| ·强化传热机理场协同分析 | 第82-83页 |
| ·管形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 第四章 蛋形管截面形状变化对降膜流动传热的影响 | 第88-100页 |
| ·物理模型及结构尺寸 | 第88页 |
| ·参数定义 | 第88-89页 |
| ·数值求解 | 第89页 |
| ·数值结果及分析 | 第89-97页 |
| ·截面形状对液膜分布的影响 | 第89-94页 |
| ·截面形状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第94-96页 |
| ·局部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 第五章 蛋形管降膜流动冷态实验研究 | 第100-124页 |
| ·实验系统及装置 | 第100-106页 |
| ·水循环系统 | 第100-101页 |
| ·膜厚测量系统 | 第101-103页 |
| ·拍照系统 | 第103-104页 |
| ·实验段 | 第104-106页 |
| ·冷态实验测试方案 | 第106-108页 |
| ·实验前准备 | 第106-107页 |
| ·测试内容及步骤 | 第107页 |
| ·流型辩识准则 | 第107-108页 |
| ·误差分析 | 第108-110页 |
| ·直接测量误差 | 第108-109页 |
| ·间接测量误差 | 第109-110页 |
| ·流型辨识误差 | 第110页 |
| ·冷态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110-122页 |
| ·参数定义 | 第110-112页 |
| ·蛋形管对降膜流型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 ·蛋形管对降膜波长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 ·蛋形管对管外液膜厚度的影响 | 第118-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 第六章 降膜蒸发传热特性综合实验研究 | 第124-150页 |
| ·降膜蒸发器结构设计 | 第124-127页 |
| ·降膜实验系统及装置 | 第127-131页 |
| ·加热水循环系统 | 第127-129页 |
| ·降膜水循环系统 | 第129页 |
| ·加热系统 | 第129-130页 |
| ·真空系统 | 第130页 |
| ·测量系统 | 第130-131页 |
| ·实验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131-134页 |
| ·实验方案 | 第131-132页 |
| ·传热特性数据处理方法 | 第132-133页 |
| ·表面传热系数的求取 | 第133-134页 |
| ·实验系统可靠性验证 | 第134-138页 |
| ·测量系统的标定 | 第134-136页 |
| ·误差分析 | 第136-137页 |
|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第137-138页 |
|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 第138-148页 |
| ·单排管下传热特性分析 | 第138-143页 |
| ·管束下蛋形管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 ·传热特性预测关联式 | 第144-1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8-150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50-154页 |
| ·全文总结 | 第150-152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5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52-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4-166页 |
| 致谢 | 第166-1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8-170页 |
| PartⅠ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falling water film on horizontal circularand non-circular cylinders | 第170-182页 |
| PartⅡ Influence of oval-shaped tube on falling film flow characteristics on horizontaltube bundle | 第182-192页 |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