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干扰素的研究背景 | 第7-9页 |
| ·干扰素的发现与发展 | 第7页 |
| ·干扰素的产生及其分类 | 第7-8页 |
| ·干扰素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 第8-9页 |
| ·蛋白质的聚乙二醇化学修饰 | 第9-13页 |
| ·聚乙二醇的特性 | 第10页 |
| ·PEG 修饰的方法 | 第10-12页 |
| ·蛋白质 PEG 化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 ·PEG 修饰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PEG-IFN-α | 第13-15页 |
| ·PEG 修饰其他干扰素 | 第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7-33页 |
| ·IFN-Α2B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17-19页 |
|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 ·实验步骤 | 第18-19页 |
| ·菌体及包涵体的收集与洗涤 | 第19-22页 |
|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实验条件的优化对比 | 第20-22页 |
| ·包涵体体外变性与复性 | 第22-24页 |
|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 ·实验条件的优化对比 | 第23-24页 |
| ·SDS-PAGE 检测目的蛋白 | 第24-27页 |
| ·SDS-PAGE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电泳用溶液的配制 | 第25页 |
| ·分离胶和浓缩胶的制备 | 第25-26页 |
| ·电泳操作方法 | 第26-27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33页 |
| ·菌体、包涵体的收集及洗涤 | 第27-30页 |
| ·包涵体的变性与复性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的纯化 | 第33-40页 |
| ·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 ·阳离子交换层析 | 第33页 |
| ·疏水作用层析 | 第33-34页 |
| ·羟基磷灰石层析 | 第34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 ·操作步骤 | 第35-36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6-40页 |
| ·IEC 结果分析讨论 | 第36-37页 |
| ·HIC 结果分析讨论 | 第37-38页 |
| ·HAC 结果分析讨论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的位点特异性 PEG 化 | 第40-52页 |
| ·蛋白质的定量 | 第40-42页 |
| ·BCA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 | 第41-42页 |
| ·SDS-PAGE 电泳的碘染色 | 第42-43页 |
| ·染色用溶液的配制 | 第42页 |
| ·碘染色的方法 | 第42-43页 |
| ·IFN-Α2B 的位点特异性 PEG 化 | 第43-44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操作 | 第44页 |
| ·PEG 修饰 IFN-Α2B 的实验优化 | 第44-46页 |
| ·IFN-α2b PEG 化影响因素 | 第44页 |
| ·还原剂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4-45页 |
| ·pH 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5页 |
| ·反应温度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5页 |
| ·蛋白浓度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9页 |
| ·还原剂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6-48页 |
| ·pH 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8页 |
| ·反应温度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蛋白浓度对修饰产物的影响 | 第49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9-52页 |
| 第五章 PEG-IFN-Α2B 纯化的初步研究 | 第52-58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2-53页 |
| ·实验步骤 | 第53页 |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3-54页 |
| ·pH 及甘油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缓冲体系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4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4-58页 |
| ·pH 及甘油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 ·缓冲体系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