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34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二、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时间概念 | 第12页 |
(二)空间概念 | 第12-13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4-31页 |
(一)美国学者对东北部农业发展的总体认识 | 第15-18页 |
(二)若干重点问题 | 第18-24页 |
(三)美国学者研究的特点 | 第24-26页 |
(四)国内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四、本文主旨 | 第31-34页 |
(一)整体思路 | 第31-32页 |
(二)资料构成 | 第32-33页 |
(三)本文创新 | 第33-34页 |
第一章 镀金时代美国农业的变迁 | 第34-62页 |
一、镀金时代美国农业变革的主题 | 第34-42页 |
(一)关于 19 世纪中后期的“农业革命” | 第34-36页 |
(二)农业“广度”发展的主题:西部拓殖 | 第36-40页 |
(三)农业“深度”发展的主题:技术变革 | 第40-42页 |
二、镀金时代美国农业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 第42-51页 |
(一)农业的繁荣与农民的困境 | 第42-46页 |
(二)西部农业拓殖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 第46-48页 |
(三)举步维艰的南部农业 | 第48-51页 |
三、东北部农业的地位与特点 | 第51-62页 |
(一)东北部的自然地理条件 | 第51-54页 |
(二)东北部农业在国内的地位 | 第54-57页 |
(三)东北部农业发展的特点 | 第57-62页 |
第二章 商业化农业在东北部的发展 | 第62-82页 |
一、东北部农业的商业化传统 | 第62-69页 |
(一)关于早期农业的商业化倾向的争论 | 第62-65页 |
(二)商业化农业的特征 | 第65-67页 |
(三)东北部商业化农业的早期发展 | 第67-69页 |
二、城市化与商业化农业 | 第69-75页 |
(一)东北部的城市化发展 | 第69-71页 |
(二)市场结构的变化 | 第71-73页 |
(三)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新英格兰为例 | 第73-75页 |
三、商业化农业与农业理想 | 第75-82页 |
(一)农业理想与农业原教旨主义 | 第75-77页 |
(二)商业化与农业理想的破灭 | 第77-79页 |
(三)从“生活”到“生意”的转变 | 第79-82页 |
第三章 东北部农业的资本化 | 第82-106页 |
一、租佃农场、“农业阶梯”与“美国式道路” | 第82-90页 |
(一)关于租佃农场的各种观点 | 第83-85页 |
(二)“农业阶梯”理论 | 第85-88页 |
(三)“美国式道路”的含义与适用范围 | 第88-90页 |
二、东北部农场的资本结构及其与非农业资本的结合 | 第90-100页 |
(一)东北部农场的资本构成 | 第90-95页 |
(二)东北部农场的规模和所有制结构 | 第95-98页 |
(三)农业融资与非农业资本的投入 | 第98-100页 |
三、农业的资本化及其表现 | 第100-106页 |
(一)农业资本化——“经济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的分歧 | 第101-103页 |
(二)东北部农业资本化的表现 | 第103-106页 |
第四章 工业化背景下的东北部农业发展 | 第106-120页 |
一、19 世纪美国工业的腾飞 | 第106-110页 |
(一)工业化及其推动因素 | 第106-109页 |
(二)东北部地区工业化的特点 | 第109-110页 |
二、工业化对农业的冲击 | 第110-115页 |
(一)地位尴尬的农业 | 第111-113页 |
(二)工业化——农业自身弱点的放大镜 | 第113-115页 |
三、东北部农业的工业化调整 | 第115-120页 |
(一)美国政府与农业科技的进步 | 第115-118页 |
(二)企业化农场的出现 | 第118-120页 |
结论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8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38-139页 |
后记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