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社会排斥在心理学领域的界定 | 第9-10页 |
·社会排斥的启动范式 | 第10-13页 |
·回忆启动范式 | 第10页 |
·语义启动范式 | 第10-11页 |
·虚假人格反馈范式 | 第11页 |
·团体拒绝范式 | 第11-12页 |
·忽视范式 | 第12-13页 |
·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社会排斥与认知 | 第13-14页 |
·社会排斥与情绪 | 第14-15页 |
·社会排斥与生理健康 | 第15页 |
·社会排斥与行为 | 第15-16页 |
·道德判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心理机制 | 第16-17页 |
·问题提出 | 第17-20页 |
2 实验一:社会排斥对一般道德/不道德行为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20-25页 |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第20页 |
·实验目的 | 第20页 |
·实验假设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被试 | 第20页 |
·实验材料(研究工具与测评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程序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操纵检查 | 第21-22页 |
·社会排斥对情绪和道德自我的影响 | 第22页 |
·社会排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3 实验二:社会排斥对两难情境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25-29页 |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第25页 |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实验假设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7页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被试 | 第25页 |
·实验材料(研究工具与测评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程序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社会排斥对一般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27页 |
·社会排斥对两难情境中行为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4 实验三:社会排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及其中介因素 | 第29-37页 |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第29-30页 |
·实验目的 | 第29页 |
·实验假设 | 第29-30页 |
·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设计 | 第30页 |
·被试 | 第30页 |
·实验材料(研究工具与测评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程序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操纵检查 | 第31页 |
·两种条件下被试的情绪和避害需要的差异检验 | 第31页 |
·社会排斥对一般行为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1-32页 |
·社会排斥对道德两难情境中利益最大化行为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2-33页 |
·社会排斥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3-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社会排斥对情绪和避害需要的影响 | 第36页 |
·社会排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 第36-37页 |
·社会排斥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37页 |
5 一般讨论 | 第37-40页 |
·社会排斥之于情绪:消极还是麻木? | 第37-38页 |
·社会排斥之于需要:增强还是受阻? | 第38页 |
·社会排斥之于道德判断:更严厉,更宽容,还是极化? | 第38-39页 |
·社会排斥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39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附录1 | 第47-51页 |
附录2 | 第51-53页 |
附录3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斯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