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导论 | 第9-16页 |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 ·社会建设 | 第11-12页 |
| ·社会管理 | 第12-13页 |
| ·社会管理创新 | 第13页 |
| ·社会治理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2 社会管理创新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 | 第16-17页 |
| ·苏联的主要社会管理思想 | 第17页 |
|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社会管理思想 | 第17-18页 |
| ·十六大以前中国的主要社会管理思想 | 第18-20页 |
| 3 社会管理创新思想提出的现实基础 | 第20-26页 |
| ·转型期我国社会凸现的新问题 | 第20-22页 |
| ·社会成果分配不公 | 第20-21页 |
| ·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 | 第21页 |
| ·流动人口利益诉求多样化 | 第21-22页 |
| ·网络社会“爆炸式”发展 | 第22页 |
| ·传统社会管理思想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 ·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 | 第22-23页 |
| ·重政府管制轻社会协作 | 第23-24页 |
| ·重回避矛盾轻沟通疏导 | 第24页 |
| ·重短期效益轻制度建设 | 第24-26页 |
| 4 社会管理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6-36页 |
| ·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思想 | 第26-28页 |
| ·提升社会管理创新思想的重要地位 | 第26-27页 |
| ·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思想理念 | 第27-28页 |
| ·社会管理主体创新思想 | 第28-31页 |
| ·坚持和保障党委领导,统筹社会管理全局 | 第28-29页 |
| ·规范和限定政府权责,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 第29页 |
| ·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升社会管理凝聚力 | 第29-30页 |
| ·增进和支持公众参与,减少社会矛盾和对抗 | 第30-31页 |
| ·社会管理方式创新思想 | 第31-33页 |
| ·强化社会沟通与协商 | 第31页 |
|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31-32页 |
| ·完善网络社会管理 | 第32-33页 |
| ·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思想 | 第33-36页 |
| ·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第33页 |
| ·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 第33-34页 |
|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制 | 第34页 |
| ·完善干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 第34-36页 |
| 5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社会管理创新思想的发展 | 第36-43页 |
| ·社会管理问题仍然突出 | 第36-37页 |
| ·社会治理思想的提出 | 第37-38页 |
| ·社会治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 第38-43页 |
| ·加强法治建设,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 第38-39页 |
| ·发展社会组织,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 | 第39-40页 |
| ·改革户籍制度,促进流动人口治理 | 第40-41页 |
| ·改革养老“双轨制”,推进社会保障治理 | 第41页 |
| ·改革信访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治理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