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 | 第19-28页 |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 第19-22页 |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 第19页 |
·城乡一体化的涵义 | 第19-20页 |
·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与认识 | 第20-22页 |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22-24页 |
·中心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 第22页 |
·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及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建立 | 第22-23页 |
·小城镇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壮大 | 第23-24页 |
·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内部动力 | 第24页 |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 第24-28页 |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 | 第24-25页 |
·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 第25页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 第25-26页 |
·“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 | 第26页 |
·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6页 |
·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 | 第26-28页 |
第3章 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6页 |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28页 |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及措施 | 第28-32页 |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第28-29页 |
·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 | 第29-30页 |
·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 | 第30-31页 |
·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 | 第31页 |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第31-32页 |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城市规模及辐射带动作用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 | 第32页 |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 第32-33页 |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 第33页 |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 | 第33-34页 |
·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 第34页 |
·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34-35页 |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 第35-36页 |
第4章 推进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36-48页 |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与原则 | 第36-38页 |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 第36-37页 |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第37页 |
·坚持社会公平原则 | 第37-38页 |
·坚持制度创新原则 | 第38页 |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 第38页 |
·促进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 第38-48页 |
·以集聚规模发展为主攻,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 第39-40页 |
·实施“非均衡、重点发展、带动全局”的发展策略 | 第40-41页 |
·以激发农民创业为主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第41-43页 |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 第43-44页 |
·加大县镇区域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 第44-45页 |
·改善乡镇生态环境,使其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 第45页 |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 第45-4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