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9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2页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国外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第12-14页
     ·国内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第14-15页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第15-16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7-18页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第19-28页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第19-22页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第19页
     ·城乡一体化的涵义第19-20页
     ·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与认识第20-22页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22-24页
     ·中心城市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第22页
     ·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及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建立第22-23页
     ·小城镇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壮大第23-24页
     ·乡村城市化的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内部动力第24页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意义第24-28页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第24-25页
     ·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第25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第25-26页
     ·“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第26页
     ·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26页
     ·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第26-28页
第3章 信阳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第28-36页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第28页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及措施第28-32页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28-29页
     ·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第29-30页
     ·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第30-31页
     ·积极实施村镇建设规划第31页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第31-32页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第32-36页
     ·城市规模及辐射带动作用与统筹城乡发展不相适应第32页
     ·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第32-33页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第33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健全第33-34页
     ·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第34页
     ·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第34-35页
     ·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第35-36页
第4章 推进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分析第36-48页
   ·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与原则第36-38页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第36-37页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第37页
     ·坚持社会公平原则第37-38页
     ·坚持制度创新原则第38页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第38页
   ·促进信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建议第38-48页
     ·以集聚规模发展为主攻,促进城乡联动发展第39-40页
     ·实施“非均衡、重点发展、带动全局”的发展策略第40-41页
     ·以激发农民创业为主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41-43页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第43-44页
     ·加大县镇区域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第44-45页
     ·改善乡镇生态环境,使其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第45页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第45-48页
第5章 结语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原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以舞阳县为例
下一篇:我国新时期农民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