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选题意义及背景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文献述评第14-1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主要工作和创新第15-16页
     ·主要工作第15-16页
     ·本文创新第16页
   ·基本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第17-26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内涵界定第17-23页
     ·政策性金融的涵义第17-19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涵义第19-20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特征第20-21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第21-23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理论依据第23-25页
     ·市场失灵理论第23-24页
     ·准公共产品理论第24页
     ·资源配置理论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第26-34页
   ·我国农村政策性信贷体制的发展历程第26-31页
     ·传统的农村政策性信贷(建国后—1978 年)第26-27页
     ·改革中的农村政策性信贷(1978 年—1993 年)第27-28页
     ·以政策性银行为主体的农村政策性信贷(1994 年至今)第28-31页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第31-33页
     ·2002 年之前的试办第31页
     ·2002 年之后的再试验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4-41页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4-38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健全第34页
     ·职能定位尚不清晰第34-35页
     ·存在越位竞争的情况第35页
     ·缺乏配套的法律机制第35-36页
     ·筹资机制不合理第36-37页
     ·外部监管机制不完善第37页
     ·政策性补偿机制弱化第37-38页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0页
     ·对“政策性金融”存在认知偏差第38页
     ·对“市场化运作”存在错解第38-39页
     ·缺乏配套的法律机制第39页
     ·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第39-40页
     ·欠缺相关政策支持第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第41-50页
   ·发达国家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1-44页
     ·美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1-43页
     ·日本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3-44页
     ·法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4页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4-46页
     ·印度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4-45页
     ·泰国的农村政策性金融实践第45-46页
   ·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经验借鉴第46-48页
     ·政府支持是后盾第46页
     ·法制建设是基础第46-47页
     ·监管机制是保障第47页
     ·筹资机制是前提第47-48页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借鉴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6章 推进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第50-55页
   ·进一步完善体系框架第50-51页
   ·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第51-52页
   ·切实加快立法进程第52-53页
   ·进一步优化筹资机制第53页
   ·进一步强化监管机制第53-54页
   ·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及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研究
下一篇:欧美危机的传染机制:纯粹传染还是基本传染?--基于中国市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