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概述 | 第16-22页 |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 | 第16-18页 |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 | 第18-19页 |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人本主义哲学 | 第19-20页 |
·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 | 第20-21页 |
·现代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3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 第22-29页 |
·以人为本理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 第22-23页 |
·以人为本理念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 第23-24页 |
·以人为本理念是学生管理本质的客观需要 | 第24-29页 |
·应对高校扩招的挑战 | 第24-25页 |
·应对后勤社会化的挑战 | 第25-26页 |
·应对信息多元化的挑战 | 第26页 |
·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 第26-27页 |
·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 | 第27-28页 |
·学分制带来的挑战 | 第28-29页 |
4 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9-37页 |
·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管理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 | 第30-31页 |
·管理方法上缺少人文关怀 | 第31-32页 |
·管理内容上未能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 第32-33页 |
·过于强调管理者权威导致关系紧张 | 第33-34页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4-37页 |
·工具理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 第34页 |
·传统教育模式与观念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负面影响 | 第34-35页 |
·教育实施者自身因素的不良影响 | 第35-37页 |
5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现途径 | 第37-46页 |
·确立以人为主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理念 | 第37-39页 |
·学生应成为管理工作的价值主体 | 第37页 |
·学生应成为管理工作的权益主体 | 第37-38页 |
·学生应成为管理工作的发展主体 | 第38-39页 |
·完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条件 | 第39-43页 |
·管理观念的转变 | 第39-40页 |
·人员的保障 | 第40-41页 |
·环境的建设 | 第41-42页 |
·经费的支持 | 第42页 |
·制度和机构的完善 | 第42-43页 |
·完善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服务机制 | 第43-46页 |
·建立就业指导中心 | 第43-44页 |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 | 第44页 |
·建立活动指导中心 | 第44-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