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类抗菌药物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抗微生物活性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1-13页 |
·Rothemund 法 | 第11页 |
·Adler-Longo 法 | 第11-12页 |
·Lindsey 法 | 第12-13页 |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 | 第13页 |
·抗微生物活性卟啉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卟啉光动力抗菌化学治疗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卟啉用作抗菌药物光敏剂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4-15页 |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 第15-16页 |
·1,4-二氢吡啶的应用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1,4-二氢吡啶用作NADH 模型化合物 | 第17-18页 |
·1,4-二氢吡啶用作钙离子拮抗剂 | 第18页 |
·1,4-二氢吡啶抗微生物活性 | 第18-20页 |
·选题思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 第22-28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的分子设计原理 | 第22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22-25页 |
·路线一 | 第23页 |
·路线二 | 第23-24页 |
·路线三 | 第24-25页 |
·卟啉/金属卟啉-1,4-二氢吡啶的全合成路线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28-45页 |
·主要试剂、原料 | 第28-29页 |
·实验分析方法及仪器 | 第29-30页 |
·主要原料的处理 | 第30页 |
·吡咯的处理 | 第30页 |
·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的处理方法 | 第30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0-44页 |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第30-31页 |
·1,4-二氢-4-(4-羟基苯基)-2,6-二甲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27)的合成 | 第31-32页 |
·溴烷基1,4-二氢吡啶中间体的合成 | 第32-33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的合成 | 第33-38页 |
·金属卟啉-1,4-二氢吡啶的合成 | 第38-44页 |
·抗菌活性实验 | 第44-45页 |
·牛肉膏液体培养基配制 | 第44页 |
·实验菌液的配制 | 第44页 |
·实验药液的配制 | 第44页 |
·细菌的接种及培养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5-63页 |
·单羟基卟啉的合成 | 第45页 |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第45-46页 |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 第45页 |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45-46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的合成 | 第46-51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的合成机理 | 第46-47页 |
·反应溶剂的影响 | 第47页 |
·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结构分析 | 第48-51页 |
·金属卟啉-1,4-二氢吡啶的合成 | 第51-56页 |
·反应溶剂的影响 | 第52页 |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52-53页 |
·结构分析 | 第53-56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抗菌活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药物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关系 | 第56-57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 | 第57-59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药物浓度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关系 | 第59-60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 | 第60-61页 |
·卟啉-1,4-二氢吡啶化合物抗菌效果分析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B(部分谱图) | 第7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