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互连的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及其发展 | 第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 第2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11-23页 |
| ·信号完整性 | 第11-14页 |
| ·什么是信号完整性 | 第11-12页 |
| ·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根源 | 第12页 |
| ·新的设计方法 | 第12-14页 |
| ·传输线理论 | 第14-17页 |
| ·传输线 | 第14-16页 |
| ·差分传输线 | 第16-17页 |
| ·高速与高频 | 第17-18页 |
| ·信号回路 | 第18-20页 |
| ·时序 | 第20-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反射串扰与电源完整性理论 | 第23-39页 |
| ·反射 | 第23-27页 |
| ·反射的概念 | 第23-24页 |
| ·临界长度 | 第24-25页 |
| ·多长的走线需要端接 | 第25页 |
| ·传输线匹配策略 | 第25-27页 |
| ·串扰 | 第27-31页 |
| ·串扰的概念 | 第27页 |
| ·串扰形成的根源 | 第27-29页 |
| ·耦合长度 | 第29-30页 |
| ·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 | 第30-31页 |
| ·电源完整性 | 第31-37页 |
| ·电源完整性的概念 | 第31-32页 |
| ·PDN 系统的噪声来源 | 第32-33页 |
| ·理想情况的去耦电容量 | 第33-34页 |
| ·实际电容的特性 | 第34-35页 |
| ·电容去耦的解释 | 第35-37页 |
| ·仿真工具简介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39页 |
| 第4章 信号完整性仿真 | 第39-67页 |
| ·约束规则创建 | 第39-54页 |
| ·例程 PCB 介绍 | 第39-41页 |
| ·层叠结构 | 第41页 |
| ·反射仿真 | 第41-46页 |
| ·串扰仿真 | 第46-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时序预算 | 第54-55页 |
| ·后仿真 | 第55-58页 |
| ·布线完成图 | 第55-56页 |
| ·后仿真验证 | 第56-57页 |
| ·时序分析 | 第57-58页 |
| ·电源完整性仿真 | 第58-65页 |
| ·目标阻抗设计方法 | 第58-64页 |
| ·传导干扰分析 | 第64-65页 |
| ·信号完整性设计相关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