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 猪链球菌2型概况 | 第12页 |
2 猪链球菌流行病学研究 | 第12-13页 |
3 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 | 第13-15页 |
4 猪链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5 猪链球菌噬菌体的研究概述 | 第16-22页 |
·噬菌体裂解作用 | 第16-17页 |
·穿孔素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穿孔素分类 | 第19-22页 |
·抗穿孔素 | 第22页 |
6 本实验的目的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29-65页 |
第二章 穿孔素HOLIN的亚细胞定位 | 第29-43页 |
摘要 | 第29-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引物设计 | 第31页 |
·P32G质粒的构建 | 第31-33页 |
·PCR扩增 | 第31页 |
·PCR产物的回收及双酶切 | 第31-32页 |
·质粒PET-32A(+)的提取及双酶切 | 第32页 |
·转化 | 第32页 |
·转化产物的鉴定 | 第32-33页 |
·P32GH质粒的构建 | 第33-34页 |
·两轮PCR扩增 | 第33页 |
·酶切,连接和转化 | 第33-34页 |
·P32G和P32GH转化至表达菌BL21(DE3)PLYSS | 第34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4页 |
·DII染色和诱导 | 第34页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34-35页 |
2 结果 | 第35-38页 |
·构建质粒P32G的PCR和检测结果 | 第35页 |
·构建重组质粒P32GH的PCR和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LINKER长度对重组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36-37页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ABSTRACT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基于半胱氨酸突变扫描解析HOLIN的拓扑结构 | 第43-53页 |
摘要 | 第43-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引物设计 | 第45-46页 |
·PCR扩增 | 第46页 |
·电泳检测及产物的消化 | 第46页 |
·转化及鉴定 | 第46页 |
·突变菌的生长曲线 | 第46-47页 |
·原位标记 | 第47页 |
·SDS-PAGE | 第47-48页 |
·SDS-PAGE凝胶制备的方法 | 第47页 |
·电泳 | 第47-48页 |
·蛋白免疫印迹 | 第48页 |
2 结果 | 第48-50页 |
·PCR结果 | 第48-49页 |
·突变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49页 |
·蛋白免疫印迹的结果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ABSTRACT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穿孔素上氨基酸突变对裂菌功能的影响 | 第53-65页 |
摘要 | 第5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5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4页 |
·引物设计 | 第54-57页 |
·PCR扩增 | 第57页 |
·PCR产物的消化、转化及鉴定 | 第57页 |
·测定生长曲线 | 第57页 |
2 结果 | 第57-60页 |
·PCR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突变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58-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ABSTRACT | 第63-65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