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兼并收购 | 第16页 |
·企业发展的方式 | 第16页 |
·兼并收购释义 | 第16页 |
·相关理论阐释 | 第16-19页 |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6-17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7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7页 |
·企业文化整合的理论 | 第17-18页 |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 第18页 |
·组织变革理论 | 第18-19页 |
·兼并收购类型 | 第19-22页 |
·按并购双方产品与产业联系的划分 | 第19页 |
·按并购的实现方式划分 | 第19-20页 |
·按涉及被并购企业的范围划分 | 第20页 |
·按企业并购双方是否友好协商划分 | 第20页 |
·按并购交易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划分 | 第20-21页 |
·按是否利用目标公司自身资产来主付并购资金划分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钢铁行业并购环境分析 | 第22-34页 |
·国外钢铁行业并购浪潮 | 第22-23页 |
·第一次重组 | 第22页 |
·第二次重组 | 第22页 |
·第三次重组 | 第22页 |
·第四次重组 | 第22-23页 |
·国际钢铁工业发展模式 | 第23-24页 |
·比较成功的钢铁工业国发展模式 | 第23-24页 |
·失败的钢铁工业国发展模式 | 第24页 |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现状 | 第24-34页 |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目的性分析 | 第30-32页 |
·我国钢铁企业并购基本情况与形势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钢铁企业并购成功案例的启示 | 第34-41页 |
·国外钢铁企业并购发展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米塔尔集团并购 | 第34-36页 |
·日本钢铁企业并购 | 第36-37页 |
·河北钢铁集团并购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第37-39页 |
·河北钢铁集团的实质性整合 | 第37-38页 |
·河北钢铁集团整合成效 | 第38-39页 |
·案例对渤海钢铁集团重组的启示 | 第39-41页 |
·国外案例 | 第39-40页 |
·国内案例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渤海钢铁集团整合优化分析 | 第41-58页 |
·渤海钢铁集团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第41-42页 |
·天津钢管集团 | 第42页 |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 | 第42页 |
·天津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第42页 |
·渤海钢铁集团整合优化进程分析 | 第42-46页 |
·供应链整合优化 | 第43-44页 |
·生产制造类资源整合 | 第44页 |
·人力资源整合 | 第44-46页 |
·管理系统与其他职能资源的整合 | 第46页 |
·技术改造及创新相关资源的整合 | 第46页 |
·基于企业战略的整合绩效评价模型的渤海钢铁集团经济绩效分析 | 第46-56页 |
·中外典型企业绩效评价理论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基于企业战略的整合绩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设计 | 第47-51页 |
·基于企业战略的整合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及实际运用 | 第51-56页 |
·渤海钢铁集团整合问题及分析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8-61页 |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政策与建议 | 第58-61页 |
·政策层面 | 第58-59页 |
·对渤海钢铁集团的整合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