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

中国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图目录第11-12页
表目录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9页
  一 生态区划研究第15-17页
  二 指标体系研究第17-18页
  三 边界界定方法研究第18-19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一 研究内容第19-20页
  二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四节 论文框架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数据获取与分析第23-29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23-27页
 第二节 数据获取与分析第27-29页
第三章 中国湖沼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第29-40页
 第一节 类型变化第29-37页
  一 湿地变化类型定义第29页
  二 抽样、统计与比较第29-34页
  三 类型变化分析第34-36页
  四 重点湖沼湿地变化分析验证第36-37页
 第二节 区域变化第37-39页
  一 区域划分第37-38页
  二 区域湖沼湿地变化分析第38-39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中国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等级体系第40-49页
 第一节 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的思路第40-41页
  一 分区内涵第40页
  二 分区目的与原则第40-41页
  三 分区等级系统第41页
 第二节 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的指标体系第41-47页
  一 一级分区指标第42-44页
  二 二级分区指标第44-45页
  三 三级分区指标第45-47页
 第三节 湖沼湿地生态分区的划分过程第47-48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湖沼湿地生态分区方案第49-54页
 第一节 一级分区方案第49-50页
 第二节 二级分区方案第50-51页
 第三节 三级分区方案第51-53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4-55页
 第二节 创新点第55页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北方沙尘气候特征研究
下一篇:基于子孔径分解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