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突变p53蛋白p53N236S促进肿瘤形成作用及普洱茶对p53N236S的靶向调控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22页
縮略词第22-2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3-50页
   ·p53研究概述第23-41页
     ·野生型p53的结构与功能第23-26页
     ·突变p53的研究现状第26-34页
       ·p53突变的类型及突变p53的功能第26-27页
         ·p53突变的类型及常见形式第26页
         ·突变p53的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负显性抑制(dominant-negative)与功能获得(gain of function)第26-27页
       ·突变p53获得癌基因活性的生物学表现第27-30页
         ·突变p53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第27页
         ·突变p53与抗凋亡特性第27-28页
         ·突变p53与细胞转移和浸润第28-29页
         ·突变p53与TGF-β通路第29页
         ·突变p53的其他活性第29-30页
       ·突变p53获得癌基因特性的生物学基础第30-34页
         ·突变p53的调控因子第30-31页
         ·突变p53获得癌基因活性的机制第31-33页
         ·突变p53促进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机制第33-34页
     ·利用小鼠模型研究p53第34-38页
       ·运用基因工程小鼠研究p53功能进展第34-36页
       ·Trp53基因缺失小鼠模型第36-37页
       ·Trp53癌基因错意突变小鼠模型第37-38页
     ·p53S的发现及p53S敲入小鼠的研究策略和意义第38-41页
       ·p53~(N236S)是在早老综合征MEF细胞产生的ALT肿瘤中发现的p53突变第38-40页
       ·研究p53S敲入小鼠的策略和意义第40-41页
   ·个性化治疗与普洱茶第41-50页
     ·针对p53的个性化治疗第41-43页
     ·茶的活性成分第43-44页
     ·茶的抗肿瘤作用第44-47页
       ·EGCG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第44-46页
       ·普洱茶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第46-47页
     ·普洱茶的其它活性第47-48页
     ·普洱茶抗肿瘤研究的意义及策略第48-50页
第二章 小鼠体内p53~(N236S)的功能研究第50-82页
   ·材料与方法第51-68页
     ·p53S小鼠的获得第51-52页
     ·cre~*p53S小鼠基因型的测定第52-56页
       ·小鼠尾巴的基因组提取第52-53页
       ·小鼠基因组p53S基因型的鉴定第53-55页
       ·小鼠基因组cre基因型的鉴定第55-56页
     ·p53S小鼠的电离辐射及取样第5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6-58页
       ·组织总RNA的提取第56页
       ·RNA逆转录第56-57页
       ·荧光实时定量PCR第57-58页
     ·p53S MEF细胞的获取第58-59页
     ·细胞的培养第59-60页
       ·细胞复苏第59页
       ·细胞传代第59页
       ·细胞冻存第59页
       ·细胞收集第59-60页
     ·阿霉素处理MEF细胞第60页
     ·Western blot第60-64页
       ·蛋白样品的预处理和定量第60-61页
       ·聚丙烯酰胺胶的制备第61-62页
       ·SDS-PAGE第62-63页
       ·转膜第63页
       ·免疫杂交第63-64页
       ·显影第64页
     ·p53S小鼠的组织取样和保存第64页
     ·H&E染色第64-67页
       ·石蜡切片第64-66页
       ·H&E染色第66-67页
     ·划痕实验第67页
     ·transwell实验第67-68页
   ·实验仪器第68-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8页
     ·p53S小鼠生存曲线,肿瘤发生率,肿瘤谱,肿瘤转移性分析第69-74页
       ·p53S小鼠生存曲线和肿瘤发生率分析第69-73页
       ·p53S小鼠肿瘤谱和肿瘤转移性分析第73-74页
     ·小鼠体内p53~(N236S)的功能研究第74-78页
       ·p53S丧失了调控细胞周期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功能第74-75页
       ·p53S杂合子仍然具有野生型p53的功能第75-76页
       ·肿瘤中突变p53的累积第76-77页
       ·p53S MEF细胞迁移能力增强第77-78页
   ·讨论第78-82页
第三章 普洱茶通过下调突变p53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第82-102页
   ·材料与方法第83-89页
     ·细胞系第83-84页
     ·结晶紫染色第84页
     ·MTT比色法第84-85页
     ·细胞周期的检测(PI单染法)第85-86页
     ·茶,茶组分及MG132处理细胞第86-88页
       ·茶处理细胞第86页
       ·茶组分处理细胞第86-87页
       ·MG132和普洱茶共同处理细胞第87-88页
     ·Western blot第88页
     ·RT-PCR第88-89页
   ·实验仪器第89-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9页
     ·普洱茶对野生型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作用第90-91页
     ·普洱茶对几株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第91-93页
     ·肿瘤细胞和野生型细胞对普洱茶的应激反应第93-94页
     ·普洱茶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分子机理第94-97页
     ·普洱茶影响突变p53的泛素化降解过程第97-98页
     ·普洱茶中抗肿瘤组分的筛选第98-99页
   ·讨论第99-102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102-105页
   ·p53S敲入小鼠的功能研究第102页
   ·普洱茶通过下调突变p53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第102-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附录A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患关系和谐度模型构建及和谐度指数测评研究
下一篇:TP53和MDM2基因SNPs与不孕症和IVF治疗结局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