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沧州工贸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 第12-28页 |
| ·学校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12-23页 |
|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 | 第13-16页 |
| ·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 | 第16-20页 |
| ·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 | 第20-22页 |
|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 第22-23页 |
| ·学校发展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第23-28页 |
| ·供方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 第23页 |
| ·买方的议价能力 (Bargaining Power of Buyers) | 第23-24页 |
|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Threat of New Entrants) | 第24页 |
| ·替代品的威胁 (Substitutes) | 第24页 |
|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 (Rivalry) | 第24-28页 |
| 第三章 沧州工贸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 第28-38页 |
| ·学校基本情况 | 第28-33页 |
| ·学校的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 ·人力资源分析 | 第29-31页 |
| ·财务状况分析 | 第31页 |
| ·硬件条件分析 | 第31-32页 |
| ·专业设置及管理体制分析 | 第32-33页 |
| ·沧州工贸学校价值链分析 | 第33-38页 |
| ·基本活动要素分析 | 第33-35页 |
| ·支持性活动要素分析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沧州工贸学校 SWOT 分析 | 第38-44页 |
| ·沧州工贸学校外部机会和威胁 | 第38-39页 |
| ·学校机会分析(O) | 第38-39页 |
| ·学校威胁分析(T) | 第39页 |
| ·沧州工贸学校内部优势和劣势 | 第39-41页 |
| ·学校优势分析(S) | 第39-40页 |
| ·学校劣势分析(W) | 第40-41页 |
| ·沧州工贸学校 SWOT 分析矩阵 | 第41-44页 |
| ·学校发展的备选战略 | 第41-42页 |
| ·备选战略的评价和选择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沧州工贸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44-48页 |
| ·沧州工贸学校的战略目标 | 第44-45页 |
| ·沧州工贸学校的竞争战略 | 第45-48页 |
| ·一体化发展战略 | 第45-46页 |
| ·人才强校战略 | 第46页 |
| ·品牌营销战略 | 第46-48页 |
| 第六章 沧州工贸学校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与保障 | 第48-54页 |
| ·领导带头,分层推动 | 第48页 |
| ·健全组织,规范管理 | 第48-49页 |
|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 | 第49-51页 |
| ·人员的招入 | 第49页 |
| ·考核和激励 | 第49-50页 |
| ·教师队伍建设 | 第50页 |
| ·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 第50-51页 |
| ·招生就业,突破瓶颈 | 第51-52页 |
| ·招生工作 | 第51页 |
| ·就业工作 | 第51-52页 |
| ·创新模式,对外开放 | 第52-53页 |
| ·工贸为主,强化特色 | 第53-54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附录 A | 第58-60页 |
| 附录 B | 第60-62页 |
| 附录 C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