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1页 |
| 2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第11-20页 |
| ·本体论维度上,自然的先在性 | 第11-12页 |
| ·人是自然的产物 | 第11-12页 |
| ·自然是人类生产和社会存在的基础 | 第12页 |
| ·价值论维度上,人与自然是内在统一的 | 第12-13页 |
| ·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 第12-13页 |
| ·人类是自然存在的价值依托 | 第13页 |
| ·实践论维度上,以对象性活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互为生成 | 第13-15页 |
| ·客体主体化,自然向人生成 | 第13-14页 |
| ·主体客体化,自然规律内化为人的本质力量 | 第14-15页 |
| ·系统论维度上,人处在自然界这个有机整体之中 | 第15页 |
| ·方法论维度上,遵循自然规律是必然 | 第15-17页 |
| ·“为”的应然性与“不为”的必然性 | 第15-16页 |
| ·对自然的控制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控制 | 第16-17页 |
| ·辩证法意义上,人改造自然的“自由” | 第17-20页 |
|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第17页 |
| ·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 第17-18页 |
| ·自然的外在尺度与人的内在尺度的统一 | 第18页 |
| ·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 第18-20页 |
| 3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及根源 | 第20-23页 |
|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 | 第20-22页 |
| ·环境污染恶化,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 第20页 |
| ·生态系统失衡,全球气温反常 | 第20-21页 |
| ·资源短缺突出,人与人关系紧张 | 第21-22页 |
| ·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源 | 第22-23页 |
| ·观念上,机械自然观将人与自然对立 | 第22页 |
| ·实践上,资本逻辑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导致大量浪费 | 第22-23页 |
| 4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23-30页 |
| ·生态文明的定义及内涵 | 第23-24页 |
| ·生态文明的定义 | 第23页 |
| ·生态文明的内涵 | 第23-24页 |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第24-30页 |
| ·遵循自然规律,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具预见性和科学性 | 第24-25页 |
|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第25-26页 |
| ·改变当前不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 第26-27页 |
| ·生产实践既要关注自身的需要,也要关注周边环境的生存需要 | 第27-28页 |
| ·在发展中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相处 | 第28-30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