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高校法制教育路径概述 | 第17-25页 |
·高校法制教育的界定 | 第17-21页 |
·高校法制教育的概念阐释 | 第17-18页 |
·高校法制教育的定位 | 第18-21页 |
·高校法制教育路径的界定 | 第21-23页 |
·高校法制教育路径的概念阐释 | 第21页 |
·高校法制教育的基本路径 | 第21-22页 |
·高校法制教育基本路径的特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高校法制教育问题及原因探究 | 第25-35页 |
·高校法制教育问题 | 第25-26页 |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 第25页 |
·“第二课堂”机制不健全 | 第25-26页 |
·社会实践环节不完善 | 第26页 |
·高校法制教育中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26-32页 |
·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26-29页 |
·我国高校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29-32页 |
·家庭教育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4章 中外高校法制教育路径比较 | 第35-45页 |
·中外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比较 | 第35-37页 |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内容 | 第35页 |
·国外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内容 | 第35-36页 |
·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内容比较 | 第36-37页 |
·中外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 第37-38页 |
·国内高校法制教育教堂教学模式 | 第37页 |
·国外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 第37-38页 |
·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 第38页 |
·中外高校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比较 | 第38-40页 |
·国内高校法制教育“第二课堂” | 第38-39页 |
·国外高校法制教育“第二课堂” | 第39页 |
·高校法制教育“第二课堂”比较 | 第39-40页 |
·中外高校校园法制教育氛围比较 | 第40-42页 |
·我国高校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 第40页 |
·国外高校校园法制教育氛围 | 第40-41页 |
·高校校园法制教育氛围比较 | 第41-42页 |
·中外高校法制教育实践环节比较 | 第42-43页 |
·国内高校法制教育实践环节 | 第42页 |
·国内高校法制教育实践环节 | 第42页 |
·高校法制教育实践环节比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优化高校法制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45-53页 |
·路径选择基础:更新法制教育培养理念 | 第45-46页 |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45页 |
·注重“法律素养”的培养思想 | 第45-46页 |
·路径选择载体:创新课堂教学主要模式 | 第46-47页 |
·采取“互动式”法制教育模式 | 第46页 |
·运用多维立体法制教育方式 | 第46-47页 |
·路径选择关键:增强“第二课堂”教学效果 | 第47-48页 |
·设置法律相关选修课 | 第47-48页 |
·建立高校法律社团 | 第48页 |
·路径选择中心:拓展法制教育实践环节 | 第48-49页 |
·加强法制实践环节 | 第48页 |
·开设校内法律诊所 | 第48-49页 |
·建设法制教育教学基地 | 第49页 |
·路径选择保障:优化法制教育氛围 | 第49-51页 |
·加强政府管理力度,净化法制教育社会环境 | 第49-50页 |
·改革家长教育理念,优化法制教育家庭环境 | 第50页 |
·加强高校、社会和家庭互动,促进良性法制教育体系形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