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表面分子印迹方法及光响应材料研究进展 | 第9-23页 |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载体种类 | 第9-12页 |
·无机材料 | 第9-11页 |
·有机聚合物微球 | 第11-12页 |
·生物活性材料 | 第12页 |
·表面印迹方法 | 第12-18页 |
·牺牲载体法 | 第12-13页 |
·聚合加膜法 | 第13-15页 |
·化学接枝法 | 第15-16页 |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应 | 第16-18页 |
·预组装模型设计与架构 | 第18页 |
·光刺激性响应材料 | 第18-20页 |
·选题意义及实验设计 | 第20-23页 |
·选题意义 | 第20页 |
·实验设计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光智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硅胶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40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 | 第24页 |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偶氮苯骨架及其衍生物链的制备 | 第25-27页 |
·球形硅胶粒子的制备与活化 | 第27页 |
·活化球形硅胶与偶氮苯衍生物的接枝 | 第27页 |
·光智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硅胶微球的制备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偶氮苯骨架及其衍生物链的表征 | 第28-35页 |
·偶氮苯骨架(A)的结构表征 | 第28-30页 |
·醛基化合物(B)的结构表征 | 第30-32页 |
·偶氮苯衍生物(C)的结构表征 | 第32-35页 |
·活化球形硅胶与偶氮苯衍生物的接枝率测定 | 第35-36页 |
·光智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硅胶微球的表征 | 第36-3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7-38页 |
·动态光散射(DLS)分析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光智能化分子印迹聚合-硅胶微球的性能研究 | 第40-56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偶氮苯骨架的光异构化测试 | 第41页 |
·模板分子洗脱率实验 | 第41-42页 |
·吸附动力学实验 | 第42页 |
·平衡吸附实验 | 第42页 |
·混合体系中的选择性吸附实验 | 第42-43页 |
·光吸附和释放实验 | 第43页 |
·光控释放与酸碱洗脱法共同作用下的洗脱实验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偶氮苯衍生物的光异构化测试 | 第44-45页 |
·模板分子洗脱率研究 | 第45-46页 |
·吸附动力学 | 第46页 |
·吸附等温线 | 第46-47页 |
·Scatchard分析 | 第47-51页 |
·混合体系中的选择性分析 | 第51页 |
·光吸附和释放分析 | 第51-53页 |
·光控释放与酸碱洗脱法共同作用下的洗脱研究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