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腭位的藏语安多话辅音发音生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藏语安多方言简介 | 第8-9页 |
·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价值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现代语音学对辅音的生理研究 | 第10-11页 |
·协同发音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动态腭位仪简介 | 第14-20页 |
·腭位研究仪器的发展与改进 | 第14-15页 |
·工作机理及硬件组成 | 第15-16页 |
·假腭类型及电极分布 | 第16-18页 |
·EPG的局限性及应对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及方法 | 第20-25页 |
·录音词表 | 第20-21页 |
·发音人的选择 | 第21页 |
·信号采集 | 第21-22页 |
·参数设置 | 第22-25页 |
第四章 设计动态腭位信号处理系统 | 第25-34页 |
·信号读取保存 | 第25-26页 |
·信号的标注与参数提取 | 第26-29页 |
·标注系统的设计 | 第26-28页 |
·标注系统的实现 | 第28-29页 |
·参数提取 | 第29页 |
·系统加密 | 第29-34页 |
·加密原因 | 第29-30页 |
·软件授权 | 第30-31页 |
·使用时间和次数限制 | 第31-32页 |
·在线时间验正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单辅音 | 第34-43页 |
·成阻点宽度 | 第34-35页 |
·发音部位 | 第35-40页 |
·接触总面积比 | 第35-36页 |
·三个功能区接触面积 | 第36-37页 |
·两个功能区接触面积 | 第37-38页 |
·靠前性指数与靠后性指数 | 第38页 |
·趋中性指数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发音方法 | 第40-43页 |
·送气与不送气 | 第40-41页 |
·擦音与塞音 | 第41-42页 |
·擦音与塞擦音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复辅音 | 第43-45页 |
第七章 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的受限制程度研究 | 第45-49页 |
·塞音 | 第45-46页 |
·擦音 | 第46-47页 |
·塞擦音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