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渗铬技术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渗铬方法简介 | 第11-12页 |
| ·固体粉末渗铬 | 第12页 |
| ·气体渗铬 | 第12页 |
| ·液体渗铬 | 第12页 |
| ·盐浴渗铬简介 | 第12-16页 |
| ·盐浴渗铬的不同基盐种类 | 第13-14页 |
| ·盐浴渗铬的原理 | 第14-15页 |
| ·TD渗铬处理渗层的组织及性能 | 第15页 |
| ·TD渗铬技术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稀土对盐浴渗铬的作用 | 第16-18页 |
| ·稀土在表面处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 第16-18页 |
| ·稀土在渗铬研究方面的进展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2章 实验设备、材料及方法 | 第20-28页 |
| ·实验设备 | 第20-23页 |
| ·盐浴炉 | 第20页 |
| ·增士吊及热电偶材料 | 第20页 |
| ·OLYMPUS BX51M型金相显微镜 | 第20-21页 |
| ·D/max-RB型XRD衍射仪 | 第21页 |
| ·显微硬度计和洛氏硬度计 | 第21页 |
| ·电子分析天平 | 第21页 |
| ·耐磨性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21-23页 |
| ·度量熔盐流动性的实验方法 | 第23页 |
| ·度量熔盐挥发性的实验方法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 ·实验工艺路线及步骤 | 第25-27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稀土盐浴渗铬配方研究 | 第28-42页 |
| ·配方设计的依据 | 第28-31页 |
| ·试验正交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9页 |
| ·试验正交设计 | 第31-3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9页 |
| ·三种因素分别对盐流动性的影响规律 | 第34-36页 |
| ·三种因素分别对盐流动性的影响规律 | 第36-37页 |
| ·三因素对熔盐挥发性的影响规律 | 第37-39页 |
| ·Cr12MoV钢在原始配方和优化配方盐浴渗铬下的渗层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Cr12、Cr12MoV钢综合处理实验研究 | 第42-45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稀土盐浴渗铬和后续热处理的综合处理工艺 | 第42-43页 |
| ·TD综合处理覆层状况 | 第43-44页 |
| ·覆层到基体的金相照片 | 第43页 |
| ·覆层与基体硬度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稀土对盐浴渗铬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45-57页 |
| ·覆层物相分析 | 第45-49页 |
| ·覆层的形貌 | 第45-46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6-49页 |
| ·覆层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49-55页 |
| ·硬度 | 第49-52页 |
| ·表面显微硬度 | 第49-50页 |
| ·横截面的显微硬度 | 第50-52页 |
| ·耐磨性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