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1页 |
·本文的结构和理论框架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第16-20页 |
·产权的起源 | 第16-17页 |
·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 第17页 |
·产权是一组可分割的权利 | 第17-18页 |
·产权的统一和分离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现代产权制度 | 第20-22页 |
·产权权能的分离 | 第20-21页 |
·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 第21-22页 |
·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 | 第22-25页 |
·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的关系 | 第22-23页 |
·政治法律环境与产权制度 | 第23-24页 |
·最优产权制度改革的选择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和现状评价 | 第25-31页 |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 第25-26页 |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25-26页 |
·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 | 第26页 |
·三十年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 第26-27页 |
·“十二五”规划下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27-29页 |
·“十二五”规划下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 第27-28页 |
·“十二五”规划下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 第28-29页 |
·“十二五”规划下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评价 | 第29-31页 |
·坚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第29页 |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29-30页 |
·进一步完善外部政治法律环境建设 | 第30-31页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 | 第31-41页 |
·完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指导 | 第31-33页 |
·产权明晰的弊端 | 第31-32页 |
·建立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现代产权制度 | 第32页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现代产权理论 | 第32-33页 |
·深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 第33-36页 |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前提和原则 | 第34页 |
·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4-35页 |
·深化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措施 | 第35-36页 |
·建立起规范国企产权改革的制度环境 | 第36-41页 |
·转变政府职能 | 第37-38页 |
·完善资本市场 | 第38-39页 |
·加强法制建设 | 第39-41页 |
第六章 在深化国企产权改革中丰富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第41-46页 |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权分离思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第41-42页 |
·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 第42-44页 |
·国企改革问题应该是多思路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 第44-4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6-48页 |
·主要观点 | 第46-4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47页 |
·研究不足 | 第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