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纪中下叶宋丽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一章 11世纪中叶以前的宋丽关系 | 第14-26页 |
第一节 10世纪的东北亚政治格局 | 第14-17页 |
一、辽 | 第14-15页 |
二、高丽 | 第15-16页 |
三、宋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宋丽关系的初期发展 | 第17-21页 |
一、高丽的“制辽策略”与宋的“联丽制辽” | 第17-20页 |
二、澶渊之盟的签订及其对宋丽关系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辽丽和战对宋丽关系的影响 | 第21-26页 |
一、三次辽丽战争与宋丽断交 | 第21-23页 |
二、东北亚国际新秩序确立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宋丽关系恢复的进程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宋丽复交的背景 | 第26-32页 |
一、宋丽复交前的国际形势 | 第26-27页 |
二、“联丽制辽”政策的重新提出 | 第27-30页 |
三、高丽文宗的“中华情节” | 第30-31页 |
四、宋神宗与熙丰新政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宋丽关系恢复的进程 | 第32-35页 |
一、宋商黄慎 | 第32-34页 |
二、金悌使宋 | 第34页 |
三、安焘使高丽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宋丽复交对东北亚世界的影响 | 第35-40页 |
一、宋丽官员对复交的态度 | 第35-37页 |
二、辽对宋丽复交的反应 | 第37-38页 |
三、东北亚三国格局确立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复交后宋丽关系关联问题研究 | 第40-56页 |
第一节 宋与高丽的外交文书 | 第40-46页 |
一、宋朝外交文书的分类 | 第40-42页 |
二、宋与高丽外交文书内容的变化 | 第42-45页 |
三、“误书辽年号”事件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宋丽接待双方使臣的礼制 | 第46-49页 |
一、宋朝接待高丽使臣的规格 | 第47-49页 |
二、高丽接待宋朝使臣的规格 | 第49页 |
第三节 事大主义与宋丽关系 | 第49-56页 |
一、事大主义的渊源 | 第50-52页 |
二、事大主义对宋丽关系的影响 | 第52-56页 |
第四章 十一世纪中下叶宋丽关系的发展 | 第56-66页 |
第一节 宋丽间的人员往来 | 第56-59页 |
一、使臣往来 | 第56-57页 |
二、商人、医生 | 第57-58页 |
三、僧侣往来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宋丽贸易的发展 | 第59-61页 |
一、航路的更改 | 第59-60页 |
二、宋丽官方贸易的发展 | 第60页 |
三、宋丽民间贸易的发展 | 第60-61页 |
第三节 宋丽文化的交流 | 第61-66页 |
一、书籍 | 第61-62页 |
二、文学、儒学、佛教 | 第62-63页 |
三、艺术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