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5-19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 | 第20-21页 |
·保障性住房的内容 | 第21-22页 |
·保障性住房与住房保障 | 第22-23页 |
·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政府责任含义 | 第23-24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4-25页 |
·政府治理理论 | 第25-26页 |
·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责任 | 第26-30页 |
·立法保障责任 | 第26-27页 |
·制度安排责任 | 第27-28页 |
·财政支持责任 | 第28页 |
·市场监管责任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南宁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责任分析 | 第30-46页 |
·南宁市保障性住房现状 | 第30-34页 |
·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 | 第30-32页 |
·改进工作机制,规范保障性住房供给 | 第32-34页 |
·探索出了一系列保障房新举措 | 第34页 |
·南宁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责任缺失的表现 | 第34-41页 |
·项目资金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 第34-36页 |
·远离中心城区,配套设施落后 | 第36-38页 |
·供给方式不合理及户型设计存在缺陷 | 第38-40页 |
·工程质量存在隐患 | 第40-41页 |
·法律法规更新不及时,听证制度建设落后 | 第41页 |
·南宁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41-46页 |
·住房保障立法体系存在空白 | 第41-42页 |
·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 | 第42-43页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43-44页 |
·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强化南宁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中的责任 | 第46-54页 |
·明确政府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 第46-47页 |
·健全法律法规,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提供法律依据 | 第47-48页 |
·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法律法规 | 第47页 |
·完善行政配套法规,实现政府有限干预 | 第47-48页 |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配套制度建设,提高住房保障制度运行效果 | 第48-49页 |
·建立个人收入核查制度 | 第48-49页 |
·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 | 第49页 |
·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49-51页 |
·增加保障性住房财政支持力度 | 第49-50页 |
·拓宽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渠道 | 第50页 |
·创新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 | 第50-51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机制,维护制度公平公正 | 第51-54页 |
·完善保障性住房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51-52页 |
·建立保障性住房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52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