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一、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9-10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9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10-11页 |
| (一)课外阅读 | 第10页 |
| (二)阅读环境 | 第10页 |
| (三)课外阅读环境 | 第10-11页 |
| (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 | 第11页 |
| 三、研究理论基础和意义 | 第11-14页 |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页 |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1-14页 |
| 四、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 (一)国内阅读环境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1.阅读环境的理论研究 | 第14页 |
| 2.有关阅读环境的实证研究 | 第14-16页 |
| (二)国外阅读环境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一)本研究的重点 | 第18页 |
| (二)本研究的难点 | 第18页 |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六、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 (三)访谈调查法 | 第19-20页 |
| (四)分析比较法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 | 第21-24页 |
| 一、化隆县农村小学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中的兴趣及习惯调查 | 第21-22页 |
| (一)化隆县农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感兴趣程度的调查结果 | 第21页 |
| (二)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目的调查结果 | 第21-22页 |
| (三)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调查结果 | 第22页 |
| 二、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式、方法的调查 | 第22-23页 |
| 三、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 | 第23页 |
| 四、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调查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化隆县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 第24-29页 |
| 一、家庭阅读环境不良 | 第24-26页 |
| (一)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活动支持情况堪忧 | 第24页 |
| (二)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指导不足 | 第24-25页 |
| (三)家长的阅读习惯不良,示范作用不足 | 第25页 |
| (四)家庭提供的阅读条件不理想 | 第25-26页 |
| 二、学校课外阅读环境欠佳 | 第26-27页 |
| (一)教师缺乏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 第26页 |
| (二)教师的示范作用不足 | 第26页 |
| (三)学校极少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 | 第26-27页 |
| (四)课外读物极度匮乏 | 第27页 |
| 三、社会阅读环境较差 | 第27-28页 |
| (一)在化隆县农村几乎没有书店 | 第27页 |
| (二)文化氛围薄弱,缺少相关的文化活动 | 第27-28页 |
| 四、学生自身的作用发挥不足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改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29-36页 |
| 一、创设家庭阅读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29-30页 |
| (一)保持学校与家长双向沟通,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 第29页 |
| (二)为子女的阅读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 第29页 |
| (三)家长起到示范作用,为家庭营造阅读氛围 | 第29-30页 |
| 二、营造学校课外阅读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30-32页 |
| (一)教师自身不断学习和进步,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 第30-31页 |
| (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授予学生方法,让学生会读 | 第31-32页 |
| (三)开展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 第32页 |
| 三、营造社会阅读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32-34页 |
| (一)转变社会阅读观念 | 第32-33页 |
| (二)完善图书设施 | 第33页 |
| (三)严管图书市场,创造文明读书氛围 | 第33-34页 |
| 四、学生自身发挥作用提高阅读效果 | 第34-36页 |
|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第34页 |
| (二)学会选择阅读材料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附录 | 第41-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45-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