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第2章 古代肖像画 | 第11-21页 |
| ·古代肖像画的界定 | 第11页 |
| ·古代肖像画历史及特征概述 | 第11-21页 |
| ·萌芽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11-14页 |
| ·发展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14-15页 |
| ·成熟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15-17页 |
| ·转化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17-21页 |
| 第3章 瓷板肖像画 | 第21-29页 |
| ·瓷板肖像画的界定 | 第21页 |
| ·瓷板肖像画历史及特征概述 | 第21-29页 |
| ·初创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21-23页 |
| ·发展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23-25页 |
| ·成熟期的历史及特征 | 第25-29页 |
| 第4章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关系比较 | 第29-47页 |
|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属性的比较 | 第29-32页 |
| ·相同点——民间艺术的属性 | 第29页 |
| ·不同点——纸本炭精像全国盛行与瓷板肖像画江西独秀 | 第29-32页 |
|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题材的比较 | 第32-36页 |
| ·相同点——容像类的题材 | 第32-34页 |
| ·不同点——古代容像构图多样与瓷板肖像构图单一 | 第34-36页 |
|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造型方法的比较 | 第36-39页 |
| ·相同点——九宫格收放法 | 第36-37页 |
| ·不同点——古代画像的九宫格线与瓷板画像的九宫格格线板 | 第37-39页 |
|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笔法的比较 | 第39-43页 |
| ·相同点——骨法用笔的评价理念 | 第39-40页 |
| ·不同点——古代肖像笔法的线条性与瓷板肖像笔法的体面性 | 第40-43页 |
| ·古代肖像画与瓷板肖像画用色的比较 | 第43-47页 |
| ·相同点——气血之色的固有色理念 | 第43-45页 |
| ·不同点——古代肖像画的设色与瓷板肖像画的设色 | 第45-47页 |
| 第5章 结束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