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导言第9-15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0-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文献评价第12-13页
   ·文章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第13-15页
     ·文章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章的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一般理论概述第15-20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概述第15-16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定义第15页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第15-16页
   ·几种常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6-17页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主张第16页
     ·货币主义的理论主张第16-17页
   ·国外采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具体实践第17-20页
     ·战后初期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7页
     ·二十世纪 70-80 年代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7-18页
     ·二十世纪 90 年代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18-20页
第三章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检验第20-33页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演变第20-21页
     ·改革开放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20页
     ·改革开放以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20-21页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分析第21-33页
     ·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分析第21-22页
     ·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分析第22页
     ·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实证检验第22-33页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更的可行性分析第33-40页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第33-35页
     ·以美国为例考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第33-34页
     ·我国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的可行性分析第35-38页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尚面临着很大的技术障碍第35-36页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比较弱第36-38页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分析第38-40页
     ·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第38页
     ·社会融资规模面临的问题第38-40页
第五章 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分析第40-48页
   ·可测性降低的原因分析第40-41页
   ·可控性降低的原因分析第41-45页
     ·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分析第41-42页
     ·对货币乘数的分析第42-45页
   ·相关性降低的原因分析第45-48页
     ·货币供应量相关性的理论分析第45页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不稳定的因素分析第45-48页
第六章 提高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效率的对策第48-51页
   ·加强央行的独立性第48-49页
     ·加强央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独立性第48页
     ·完善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第48页
     ·加强对人民银行的监督和考核第48-49页
   ·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第49页
   ·不断完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第49-50页
   ·采用 Divisia 货币数量指数替代传统指标第50-5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51页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录第56-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金融反贫困效应研究
下一篇:住宅商品房市场消费者购房行为研究--以新余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