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1页 |
·引言 | 第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UMTS/WLAN 融合网络及关键技术综述 | 第21-30页 |
·UMTS 网络结构的概述 | 第21-24页 |
·UMTS 核心网标准 | 第21页 |
·UMTS 的网络结构 | 第21-23页 |
·UMTS 的无线接口协议 | 第23-24页 |
·WLAN 网络结构的概述 | 第24-26页 |
·基于 802.11 的 WLAN 网络体系结构 | 第24-26页 |
·WLAN 的 MAC 层和物理层 | 第26页 |
·UMTS 与 WLAN 的差异 | 第26-27页 |
·UMTS/WLAN 融合方案概述 | 第27-29页 |
·松耦合网络 | 第27-28页 |
·紧耦合网络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UMTS/WLAN 融合仿真平台的设计 | 第30-42页 |
·融合仿真平台的需求与目标 | 第30-31页 |
·OPNET 仿真软件概述 | 第31-36页 |
·OPNET 中 UMTS 的模型库分析 | 第31-35页 |
·OPNET 中 WLAN 的模型库分析 | 第35-36页 |
·UMTS/WLAN 融合仿真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36-41页 |
·松耦合的网络场景设计 | 第37-39页 |
·紧耦合的网络场景设计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UMTS/WLAN 融合仿真平台实现 | 第42-64页 |
·松耦合仿真场景实现 | 第42-46页 |
·基于松耦合的双模节点实现 | 第42-45页 |
·松耦合融合网络的搭建 | 第45-46页 |
·松耦合融合仿真平台的验证 | 第46-54页 |
·双模节点与 WLAN 节点的仿真比较 | 第46-49页 |
·双模节点与 UMTS 节点的仿真比较 | 第49-52页 |
·双模节点在松耦合场景中的切换 | 第52-54页 |
·紧耦合仿真场景实现 | 第54-56页 |
·基于紧耦合的双模节点实现 | 第54-55页 |
·紧耦合融合网络的搭建 | 第55-56页 |
·紧耦合融合仿真平台的验证 | 第56-63页 |
·双模节点在 WLAN 模式下的仿真 | 第57-59页 |
·双模节点与 UMTS 节点的仿真比较 | 第59-61页 |
·双模节点在松耦合场景中的切换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UMTS/WLAN 融合仿真平台的应用 | 第64-94页 |
·异构融合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64-65页 |
·基于模糊控制的垂直切换算法验证 | 第65-75页 |
·模糊控制的切换算法概述 | 第65-66页 |
·SSVH 算法仿真 | 第66-74页 |
·SSVH 算法仿真小结 | 第74-75页 |
·松耦合场景仿真平台的应用小结 | 第75页 |
·基于混合呼叫的接入控制算法验证 | 第75-81页 |
·混合呼叫接入控制算法概述 | 第75-78页 |
·混合呼叫接入控制算法仿真 | 第78-80页 |
·混合呼叫接入控制算法小结 | 第80-81页 |
·紧耦合场景仿真平台的应用小结 | 第81页 |
·选择性垂直切换算法 | 第81-92页 |
·切换因子的选取 | 第81-82页 |
·切换因子的参数设定 | 第82-84页 |
·算法流程 | 第84-85页 |
·仿真分析 | 第85-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4-95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