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科学哲学从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的转变--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历史主义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8-13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线索第9-12页
  一、国内研究状况第9-10页
  二、国外研究状况第10-12页
 第三节 本文特点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科学哲学的逻辑模式分析第13-23页
 第一节 实证主义证实观第13-16页
  一、实证主义的说明及其原则第13-15页
  二、可证实性原则面临的困难和后期修正第15-16页
 第二节 证伪主义理论第16-20页
  一、证伪主义的说明及推演方式第16-18页
  二、证伪主义的三个特点第18-20页
 第三节 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第20-23页
  一、库恩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第20-21页
  二、历史主义思想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第二章 两种模式的比较和转变解析第23-43页
 第一节 两种模式的“基础”比较第23-28页
  一、实证主义基础——“实在”和语言第23-25页
  二、证伪主义基础——否定和行动第25-26页
  三、历史主义基础——文化和社会第26-28页
 第二节 两种模式体现的认识论思想第28-32页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经验论传统第28-29页
  二、证伪主义的认识论——唯理论传统第29-30页
  三、库恩对认识的思考——科学和历史的结合第30-32页
 第三节 由基础和论证导致的转变及表现第32-39页
  一、实证主义向证伪主义的转变第32-34页
  二、证伪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变第34-39页
 第四节 对逻辑模式向历史模式转变的评价第39-43页
  一、对科学合理性的维护第39-40页
  二、科学模式的单一和多元第40-41页
  三、科学中的非理性因素第41-43页
第三章 从当代科学哲学视角反观模式的转变第43-59页
 第一节 当代科学及其发展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第43-46页
  一、对不同逻辑模式疑难的回应第43-44页
  二、当代科学的中庸之道第44-46页
 第二节 科学哲学模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必然——以具体科学发展为例第46-51页
  一、在逻辑经验论之前的决定论第46-47页
  二、量子力学对科学哲学的影响第47-49页
  三、科学哲学逻辑模式的转变原因第49-51页
 第三节 模式转变中的科学共性第51-55页
  一、共同的追求理想第51-52页
  二、科学哲学对语言观的思考第52-53页
  三、探索科学“规范”第53-55页
 第四节 模式转变对科学研究的启迪第55-59页
  一、“科学”应是对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第55-56页
  二、对过往科学研究和哲学理论的宽容第56-57页
  三、注重科学哲学和科学实际的交互运动第57-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营农场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研究--以国营勐捧农场为例
下一篇:基于极值理论的Copula-GARCH模型及其在金融风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