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一) 关于国际干预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关于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研究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归纳和演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 过程追踪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一) 达尔富尔问题 | 第13-14页 |
(二) 干预(国际干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联合国干预一国内部民族冲突:原因与机制 | 第16-24页 |
第一节 联合国干预一国内部民族冲突的原因 | 第16-20页 |
一、情感因素 | 第16-17页 |
二、国际规范因素 | 第17-18页 |
三、利益因素 | 第18-20页 |
(一) 联合国自身利益 | 第18-19页 |
(二) 联合国各成员国利益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联合国干预一国内部民族冲突的机制 | 第20-24页 |
一、调查事实 | 第20页 |
二、和平解决 | 第20-21页 |
三、政治施压与制裁 | 第21-22页 |
四、军事行动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达尔富尔问题的过程、表现与成因 | 第24-33页 |
第一节 达尔富尔情况概述 | 第24-27页 |
第二节 达尔富尔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 第27-33页 |
一、达尔富尔问题的表现——暴力性民族冲突与人道主义危机 | 第27-29页 |
(一) 难民数量激增、百姓流离失所 | 第27页 |
(二) 村庄和房屋被毁 | 第27-28页 |
(三) 平民遭到攻击和杀害 | 第28页 |
(四) 平民财产遭到抢掠 | 第28-29页 |
(五) 强奸和其他形式的性侵犯 | 第29页 |
(六) 酷刑和侵犯人格尊严 | 第29页 |
二、达尔富尔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29-33页 |
(一) 资源争夺加剧 | 第29-30页 |
(二) 权力与财富分配不公 | 第30-31页 |
(三) 民族(种族)认同问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过程与方式 | 第33-41页 |
第一节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过程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方式 | 第35-41页 |
一、派出联合国苏丹先遣团和调查委员会 | 第36页 |
二、派出联合国苏丹特派团 | 第36-37页 |
三、部署和开展非洲联盟-联合国达尔富尔混合行动 | 第37-38页 |
四、将达尔富尔局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审理 | 第38-39页 |
五、联合国各系统就达尔富尔问题开展工作 | 第39-41页 |
(一)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 | 第39页 |
(二)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 | 第39-40页 |
(三) 联合国难民署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方式的变化与原因 | 第41-48页 |
第一节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方式的变化 | 第41-45页 |
第二节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方式变化的原因 | 第45-48页 |
一、国际社会多方反对制裁 | 第45-46页 |
二、苏丹政府的合作和达尔富尔局势趋于好转 | 第46-48页 |
第五章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依据及其合法性 | 第48-55页 |
第一节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依据 | 第48-52页 |
一、有关达尔富尔问题严重性的报告 | 第48-49页 |
二、联合国安理会以往的决议 | 第49-50页 |
三、协定与承诺 | 第50页 |
四、人权及相关的国际法 | 第50-51页 |
五、其他相关的重要文件 | 第51-52页 |
第二节 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合法性 | 第52-55页 |
一、《联合国宪章》中关于干预、国家主权和人权的规定 | 第52-53页 |
二、联合国干预达尔富尔问题的合法性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