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北京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论第11-20页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4-17页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第14-15页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5-17页
 3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理论研究法第17-18页
   ·实证调查法第18页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18页
 4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1章 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第20-32页
   ·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相关概念第20-28页
     ·公共文化产品第20-25页
     ·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第25-26页
     ·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第26-28页
   ·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理论依据第28-32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28-29页
     ·公共选择理论第29页
     ·治理理论第29-32页
第2章 北京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第32-45页
   ·现行供给机制下北京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基本情况第32-35页
     ·财政投入逐年加大第32-33页
     ·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断增加第33-34页
     ·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第34-35页
   ·现行供给机制下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实践第35-41页
     ·供给主客体第36页
     ·供给内容第36-37页
     ·供给方式第37页
     ·供需现状第37-41页
   ·北京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未来发展趋势第41-45页
     ·“以人为本”的供给导向第41-42页
     ·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第42-43页
     ·供给形式的多样化第43-44页
     ·供给机制的网络化第44-45页
第3章 北京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5-52页
   ·存在的问题第45-47页
     ·供给主体的一元主导化第45页
     ·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第45-46页
     ·供给方式不全面第46页
     ·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第46-47页
     ·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第47页
   ·原因分析第47-52页
     ·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有待完善第47-48页
     ·需求表达渠道的不通畅第48-49页
     ·“自上而下”的权威化供给过重第49页
     ·公共财政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第49-50页
     ·社区公共文化队伍不够强大第50-52页
第4章 北京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第52-61页
   ·转变社区公共文化发展理念第52-54页
     ·加强政府对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视程度第52-53页
     ·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供给的积极性第53页
     ·完善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政策法规与配套制度第53-54页
   ·建立健全需求表达机制和“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第54-55页
     ·健全需求表达机制第54-55页
     ·建立“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第55页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资机制第55-57页
     ·加强公共财政的基本保障作用第56页
     ·鼓励社会资金资助和投入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第56-57页
   ·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第57-59页
     ·社区公共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第58-59页
     ·社区文化艺术队伍建设第59页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59-61页
     ·建立完善的供给指标体系第59页
     ·加强北京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评估与考核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青少年辍学的家庭应对方式、问题及干预--基于家庭功能视角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新疆跨越式发展中的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