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花青素合成途径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甘薯简介 | 第11-12页 |
| ·甘薯的形态特征 | 第11页 |
| ·特种甘薯 | 第11-12页 |
| ·紫色甘薯 | 第12-14页 |
| ·紫色甘薯花色苷 | 第12-13页 |
| ·紫色甘薯的药用价值 | 第13-14页 |
|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研究 | 第14-20页 |
| ·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 | 第14-17页 |
| ·影响花青素生物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 | 第17-18页 |
| ·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研究 | 第18-19页 |
| ·花青素生物合成转录因子的调控机理 | 第19-20页 |
| ·紫色甘薯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研究 | 第20页 |
| ·RT-PCR技术简介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引言 | 第23-25页 |
| ·目的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25-26页 |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盒 | 第25-26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 ·花青素苷含量测定 | 第26页 |
| ·植物材料总RNA的提取及纯化 | 第26-27页 |
| ·甘薯总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 ·RNA检测 | 第27页 |
| ·RNA纯化 | 第27页 |
| ·反转录 | 第27-28页 |
| ·引物合成和测序 | 第28页 |
| ·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检测 | 第28-31页 |
| ·内标检测 | 第28-29页 |
| ·特异引物检测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 ·主要形态学性状 | 第31-32页 |
| ·甘薯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 ·甘薯各器官总RNA抽提结果 | 第33-34页 |
| ·反转录cDNA第一链及26S内标检测结果 | 第34页 |
| ·花青素合成途径基因在甘薯中的时空表达差异性 | 第34-44页 |
| ·花青素合成途径结构基因在甘薯中的表达特性 | 第35-42页 |
| ·花青素合成途径中调控基因在甘薯中的时空表达特性 | 第42-44页 |
| ·花青素合成途径基因表达活性与花青素含量的关系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5-49页 |
| ·甘薯RNA的提取方法的探讨 | 第45页 |
| ·甘薯中花色苷的合成与积累 | 第45-46页 |
| ·结构基因对甘薯花色苷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调控因子对甘薯花色苷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缩写词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