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紫苏品系在各海拔条件下丰产性能及质量性状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紫苏的植物学分类研究 | 第11-12页 |
| ·紫苏的本草特性 | 第12-13页 |
| ·紫苏生物学特征 | 第13页 |
| ·形态特征 | 第13页 |
| ·生长环境及分布 | 第13页 |
| ·中药化学成分 | 第13-14页 |
| ·迷迭香酸 | 第13页 |
| ·挥发油成分 | 第13-14页 |
| ·色素类 | 第14页 |
| ·食用营养成分 | 第14-15页 |
| ·氨基酸、蛋白质成分 | 第14页 |
| ·脂肪酸成分 | 第14-15页 |
| ·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成分 | 第15页 |
| ·其他成分 | 第15页 |
| ·药理作用 | 第15-17页 |
| ·抗氧化作用 | 第15页 |
| ·抗菌作用 | 第15-16页 |
| ·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 第16页 |
| ·抗癌作用 | 第16页 |
| ·抗过敏作用 | 第16页 |
| ·止血抗凝作用 | 第16页 |
| ·其他作用 | 第16-17页 |
| ·临床应用 | 第17页 |
| ·栽培技术 | 第17-18页 |
| ·适宜种植区域 | 第17页 |
| ·繁殖方式 | 第17-18页 |
| ·种植方式 | 第18页 |
| ·田间管理 | 第18页 |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第18-20页 |
| ·斑枯病 | 第19页 |
| ·锈病 | 第19页 |
| ·红蜘蛛 | 第19页 |
| ·地老虎 | 第19-20页 |
| ·蚜虫 | 第20页 |
| ·采收、加工与贮藏 | 第20-21页 |
| ·采收与加工 | 第20页 |
| ·留种 | 第20-21页 |
| ·贮藏 | 第2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紫苏种植产业展望 | 第22-25页 |
| ·种质资源方面 | 第22页 |
| ·深加工工艺方面 | 第22-23页 |
| ·综合利用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引言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田基本情况 | 第27页 |
| ·试验及栽培方法 | 第27页 |
| ·农艺性状记录 | 第27页 |
| ·测定方案 | 第27-28页 |
| ·田间管理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 ·物候期比较 | 第29页 |
| ·两因素方程差分析 | 第29-31页 |
| ·各海拔条件下,不同品系紫苏生产性能比较 | 第31-36页 |
| ·海拔1100m地区地区各品种材料农艺性状比较 | 第31-32页 |
| ·海拔580m地区各品种材料农艺性状比较 | 第32-34页 |
| ·海拔300m地区地区各品种材料农艺性状比较 | 第34-36页 |
| ·各品种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农艺性状 | 第36-38页 |
| ·Ck | 第36页 |
| ·渝苏1号 | 第36页 |
| ·渝苏2号 | 第36-37页 |
| ·渝苏3号 | 第37页 |
| ·渝苏4号 | 第37页 |
| ·渝苏5号 | 第37-38页 |
| ·渝苏6号 | 第38页 |
| ·渝苏7号 | 第38页 |
| ·主效应多重比较 | 第38-41页 |
| ·品系间的多重比较 | 第38-40页 |
| ·海拔间的多重比较 | 第40-41页 |
| ·各水平组合平均数的多重比较 | 第41-44页 |
| ·不同海拔紫苏品系间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44-49页 |
| ·海拔1100m条件下各品系紫苏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44-46页 |
| ·海拔580m条件下各品系紫苏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46-47页 |
| ·海拔300m条件下各品系紫苏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5页 |
| ·各海拔品系丰产性能 | 第49页 |
| ·各品种海拔适应性 | 第49页 |
| ·品系对比结果 | 第49页 |
| ·海拔对比结果 | 第49-50页 |
| ·区域寻优结果 | 第50页 |
| ·脂肪酸组分分析 | 第50-51页 |
| ·品系综合评价 | 第51-55页 |
| ·渝苏1号 | 第51页 |
| ·渝苏2号 | 第51页 |
| ·渝苏3号 | 第51-52页 |
| ·渝苏4号 | 第52页 |
| ·渝苏5号 | 第52-53页 |
| ·渝苏6号 | 第53页 |
| ·渝苏7号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致谢 | 第61-63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