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红树植物土壤微生物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sp. nov.化学成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9-24页
   ·红树植物研究概况第9-11页
   ·红树林土壤简介第11-12页
     ·红树林在成土过程的作用第11页
     ·红树林土壤的基本特征第11-12页
   ·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理化性状与红树植物的相关特征第12页
   ·链霉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概况第12-21页
     ·链霉菌简介第12-14页
     ·链霉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第14-21页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的意义第21-24页
     ·立题依据第21-22页
     ·创新点及预期结果第22-24页
2 318号菌株提取工程第24-34页
   ·引言第24页
   ·材料和方法第24-27页
     ·材料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7页
   ·实验结果第27-33页
     ·318号菌株粗提过程第27-29页
     ·318号菌株培养基部位分离过程第29-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318号菌株的分离过程第34-58页
   ·引言第34页
   ·材料和方法第34-38页
     ·材料第34-35页
     ·实验方法第35-38页
   ·实验结果第38-57页
     ·化合物结构一览表第38-43页
     ·化合物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第43-55页
     ·药理活性筛选结果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讨论第58-61页
   ·分离鉴定方法学探讨第58页
   ·波谱学特点第58-60页
     ·环二肽波谱学特点第58-59页
     ·吲哚生物碱波谱学特点第59-60页
   ·生物活性方面探讨第60-61页
     ·环二肽类化合物活性第60-61页
5 结论第61-62页
   ·红树植物土壤链霉菌的系统分离第61页
   ·红树植物土壤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学探讨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苦参碱PEGs脂质体的研究
下一篇: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中药大黄、黄芩和黄蜀葵体内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