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引言 | 第13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对氧化苦参碱新型脂质体制剂药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对氧化苦参碱发挥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意义 | 第13-14页 |
·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 第14-17页 |
·氧化苦参碱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脂质体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 氧化苦参碱在正辛醇/水系统中表观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19-22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脂质体制备过程中水化条件的研究 | 第22-26页 |
·引言 | 第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2-23页 |
·薄膜法的水化研究 | 第23-24页 |
·逆相法的水化研究 | 第24-25页 |
·磷脂种类对水化作用的影响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4 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及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6-40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9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26-27页 |
·OM脂质体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27-34页 |
·破乳剂的选择 | 第34-35页 |
·OM PEGs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氧化苦参碱普通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40-57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56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0-42页 |
·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42-45页 |
·制备工艺条件的筛选 | 第4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氧化苦参碱PEGs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57-65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64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57-58页 |
·制备方法的研究 | 第58-60页 |
·(NH_4)_2SO_4梯度法制备OM PEGs脂质体工艺条件的筛选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7 氧化苦参碱脂质体的质量研究 | 第65-74页 |
·引言 | 第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73页 |
·仪器和试药 | 第65页 |
·质量研究 | 第65-70页 |
·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8 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74-82页 |
·引言 | 第74页 |
·实验部分 | 第74-81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74-75页 |
·试验方法 | 第75-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