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情绪智力结构理论的建构与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音乐情绪 | 第12-15页 |
| ·音乐蕴含情绪,传达情绪,其本身具有情绪意义 | 第12-13页 |
| ·音乐诱发情绪 | 第13-14页 |
| ·音乐的构成要素与音乐情绪 | 第14-15页 |
| ·速度和节奏 | 第14页 |
| ·音色 | 第14-15页 |
| ·力度 | 第15页 |
| ·调式、和声、曲式 | 第15页 |
| ·音乐结构的感知与音乐情绪的感知 | 第15页 |
| ·音乐智力 | 第15-16页 |
| ·情绪智力 | 第16-18页 |
| ·音乐情绪智力 | 第18-23页 |
| ·加工音乐情绪的能力 | 第18-20页 |
| ·感知音乐情绪的能力 | 第18-19页 |
| ·表达音乐情绪的能力 | 第19页 |
| ·运用音乐情绪的能力 | 第19-20页 |
| ·音乐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 ·性别 | 第20-21页 |
| ·熟悉度 | 第21页 |
| ·心境 | 第21-22页 |
| ·专业性/训练 | 第22页 |
| ·音乐情绪智力的测量方式 | 第22-23页 |
| ·问题提出 | 第23-24页 |
| 第3章 总体研究思路 | 第24-29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本研究的总体假设 | 第24页 |
| ·相关变量界定 | 第24-26页 |
| ·音乐情绪 | 第24页 |
| ·音乐情绪智力 | 第24-26页 |
| ·关于操作维度与内容维度的构想 | 第26-27页 |
| ·关于操作维度的构想 | 第26页 |
| ·关于内容维度的构想 | 第26-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 ·被试 | 第27页 |
| ·测量工具 | 第27页 |
| ·统计工具 | 第27-28页 |
| ·研究流程 | 第28-29页 |
| 第4章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第29-51页 |
| ·音乐情绪智力问卷材料的来源 | 第29页 |
| ·音乐情绪智力问卷的编制 | 第29-33页 |
| ·音频材料的评定和筛选 | 第29-30页 |
| ·初始问卷的编制和筛选 | 第30页 |
| ·预测及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30-33页 |
| ·预测被试 | 第30-31页 |
| ·预测材料 | 第31页 |
| ·预测指导语 | 第31页 |
| ·预测问卷的设计和计分标准 | 第31页 |
| ·预测程序 | 第31-32页 |
| ·预测中的注意事项 | 第32页 |
| ·正式问卷的形成 | 第32-33页 |
| ·音乐情绪智力正式量表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 第33-45页 |
| ·音乐情绪智力正式量表的测试 | 第33页 |
| ·正式结果分析 | 第33-45页 |
| ·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 ·内容效度 | 第34页 |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 ·验证性性因素分析 | 第38-39页 |
| ·大学生音乐情绪智力的总体特点及人口学特点 | 第39-45页 |
| ·讨论 | 第45-51页 |
| ·关于音乐情绪智力结构理论的建构 | 第46页 |
| ·关于音乐情绪智力结构理论的实证研究 | 第46-47页 |
| ·关于音乐情绪智力的测量方法 | 第47页 |
| ·关于大学生音乐情绪智力的特点 | 第47-51页 |
| ·性别 | 第47-48页 |
| ·专业 | 第48页 |
| ·是否独生子女 | 第48-49页 |
| ·来源地 | 第49页 |
| ·年级 | 第49页 |
| ·家庭经济情况 | 第49-51页 |
| 第5章 总结 | 第51-54页 |
|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 ·研究意义 | 第51-52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52页 |
|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59页 |
| 附录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