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网络时代下我国政府公信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8页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 选题的背景第11-12页
  2. 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简述第13-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简述第14-16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17页
  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页
 (四) 可能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第17-18页
  1. 可能存在的优点第17页
  2.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一、网络时代与政府公信力第18-26页
 (一) 网络时代相关概念第18-20页
  1. 网络媒体第18-19页
  2. 网络舆论第19-20页
 (二) 网络时代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1. 开放性和时效性第20页
  2. 虚拟性和自由性第20-21页
  3. 平等性和互动性第21页
 (三) 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现状第21-23页
  1. 互联网普及率高,网民总数世界第一第21-22页
  2. 网民密切关注时事,积极参与政治第22-23页
  3. 网络拓展了社会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第23页
 (四) 政府公信力概述第23-26页
  1.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第23-24页
  2.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第24-26页
二、网络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第26-28页
 (一) 网络时代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积极作用第26-28页
  1. 网络监督揭露打击政府腐败行为第26-27页
  2. 网络时代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良性的互动第27页
  3. 网络运用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开辟了新途径第27-28页
 (二) 网络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的消极影响第28页
三、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第28-31页
 (一) 我国政府诚信有待加强第28-29页
 (二) 政府网络舆论监管缺乏法律规范第29页
 (三) 政府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弱化第29-30页
 (四) 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影响政府公信力第30页
 (五) 政府处理网络公共危机能力不足第30-31页
四、网络时代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成因分析第31-36页
 (一) 政府方面第31-33页
  1. 政府信息不透明第31页
  2. 政府回应机制不健全第31-32页
  3. 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道德失范第32-33页
  4. 政府腐败行为屡禁不止第33页
 (二) 社会公众方面第33-34页
  1. 公众认知存在偏差第33-34页
  2. 公众价值观发生变化第34页
  3. 公众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第34页
 (三) 网络环境第34-36页
  1. 网络秩序的混乱性第34-35页
  2. 网络信息的欺骗性第35页
  3. 网络参与的非法化第35-36页
五、网络时代下对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议第36-42页
 (一) 加强网络监管,创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第36-38页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网络活动有法可依第36-37页
  2. 形成网络媒体和网民自律,净化网络环境第37-38页
  3. 设立专职部门,积极回应网民质疑第38页
 (二) 加强网站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接受民众监督第38-40页
  1.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与公众互动第38-39页
  2. 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加大网络的高科技管理第39页
  3. 言行一致,保证公共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第39-40页
 (三)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塑造勤政廉洁的政府第40-42页
  1.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积极打造诚信政府第40页
  2.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第40-41页
  3. 建立网络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会保障城乡统筹问题研究
下一篇:乌审召成为牧区“大寨”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