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刚构桥的主要特点及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 ·连续刚构桥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桥梁施工监控的含义 | 第11页 |
| ·桥梁施工监控的内容 | 第11-12页 |
| ·变形监控 | 第11页 |
| ·应力监控 | 第11-12页 |
| ·稳定控制 | 第12页 |
| ·安全控制 | 第12页 |
| ·桥梁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12-14页 |
| ·开环控制法 | 第12-13页 |
| ·闭环控制法 | 第13页 |
| ·自适应控制法 | 第13-14页 |
| ·最大宽容度法 | 第14页 |
| ·本文工程背景 | 第14-16页 |
| ·北岸水中区引桥 | 第14-16页 |
| ·北岸副航道桥 | 第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实例分析 | 第18-31页 |
| ·施工方案概述 | 第18-19页 |
| ·施工监控的重点 | 第19-20页 |
| ·结构计算 | 第19页 |
| ·节段预制 | 第19-20页 |
| ·架设安装 | 第20页 |
| ·施工监控计算依据 | 第20-21页 |
| ·施工监控组织体系 | 第21-22页 |
| ·施工监控组织管理体系 | 第21页 |
| ·施工监控工作小组 | 第21-22页 |
| ·现场测量管理工作 | 第22页 |
| ·施工监控测量方法及测点布置 | 第22-29页 |
| ·测量内容与测量方法 | 第22-23页 |
| ·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 ·测点布置图 | 第24-29页 |
| ·施工监控精度 | 第29-31页 |
| 第3章 施工控制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 | 第31-59页 |
| ·共性问题 | 第31-33页 |
| ·收缩徐变参数取值 | 第31页 |
| ·桩基础计算模型 | 第31页 |
| ·混凝土 | 第31-32页 |
| ·预应力钢绞线 | 第32页 |
| ·计算荷载 | 第32-33页 |
| ·短线法 5×70M、6×70M连续刚构桥 | 第33-45页 |
| ·结构离散 | 第33-34页 |
| ·施工阶段划分 | 第34-35页 |
| ·结构基本参数 | 第35页 |
| ·计算荷载 | 第35-36页 |
| ·施工阶段主要计算结果 | 第36-41页 |
| ·运营期主要计算结果 | 第41-44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4-45页 |
| ·悬浇法北副航道桥 70+2×120+70M 连续刚构桥 | 第45-59页 |
| ·结构离散 | 第45-46页 |
| ·施工阶段划分 | 第46-48页 |
| ·计算荷载与荷载组合 | 第48页 |
| ·施工阶段主要计算结果 | 第48-53页 |
| ·运营期主要计算结果 | 第53-57页 |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7-59页 |
| 第4章 施工过程中的线形控制分析 | 第59-73页 |
| ·70 米等跨径主梁节段预制 | 第59-70页 |
| ·预制施工工艺流程 | 第59-60页 |
| ·预制施工阶段线形控制 | 第60页 |
| ·第一联预制施工阶段理论预制线形 | 第60-64页 |
| ·第一联成桥竣工线形 | 第64-68页 |
| ·第一联节段预制总结 | 第68-70页 |
| ·70 米等跨径主梁节段架设安装 | 第70-73页 |
| ·架设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 第70-71页 |
| ·架设安装施工阶段线形控制 | 第71-7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