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食管肿瘤论文

基于RRLC-MS/MS技术的食管癌代谢组学研究

缩略语一览表第1-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0页
 1 代谢组学研究概述第15-26页
   ·引言第15页
   ·代谢组学简介第15-20页
   ·样品的前处理第20-21页
   ·数据的采集第21-22页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第22-24页
   ·潜在标志物的结构鉴定第24页
   ·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第24-26页
 2 食管癌概述第26-29页
   ·引言第26-27页
   ·食管癌的诊断第27-28页
   ·食管癌的治疗及疗效评价第28-29页
 3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研究目的第29-30页
   ·研究内容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40页
第二章 基于RRLC-MS技术的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研究第40-68页
 第一节 血浆前处理方法考察第40-51页
  1 前言第40-41页
  2 实验部分第41-44页
   ·样品及试剂第41页
   ·样品的制备第41-43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43-4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4-50页
   ·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比较第44-48页
   ·乙腈沉淀蛋白前处理方法的优化第48-50页
  4 小结第50-51页
 第二节 血浆代谢组学RRLC-MS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第51-57页
  1 前言第51页
  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样品及试剂第51-52页
   ·样品的制备第52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52-5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3-57页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53-54页
   ·质谱条件的确定第54-57页
 第三节 RRLC-MS方法的考察与验证第57-67页
  1 前言第57页
  2 实验方法第57-61页
   ·样品及试剂第57页
   ·样品的制备第57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57-59页
   ·标准品混合溶液的制备第59页
   ·方法学考察第59-6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1-66页
   ·灵敏度的考察结果第61-62页
   ·精密度的考察结果第62-63页
   ·冻融循环稳定性的考察结果第63-64页
   ·方法回收率第64-66页
  4 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第三章 食管癌血浆整体轮廓代谢组学研究第68-113页
 1 前言第68-70页
 2 实验部分第70-74页
   ·样品及试剂第70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70-72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72-73页
   ·数据处理第73-74页
   ·结构鉴定第7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4-109页
   ·数据质量评价第74-78页
   ·数据预处理第78-79页
   ·整体代谢轮廓分析第79-81页
   ·寻找潜在诊断标志物第81-99页
   ·寻找潜在治疗标志物第99-106页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第106-109页
 4 小结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3页
第四章 食管癌血浆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第113-141页
 第一节 食管癌血浆靶向代谢组学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第113-124页
  1 前言第113-114页
  2 实验部分第114-118页
   ·样品及试剂第114页
   ·样品的制备第114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114-11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18-124页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118-120页
   ·质谱条件的优化结果第120-124页
 第二节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靶向验证研究第124-139页
  1 前言第124页
  2 实验部分第124-127页
   ·样品及试剂第124-125页
   ·样品前处理及溶液制备第125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125-12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9页
   ·潜在诊断及治疗标志物的MRM谱靶向验证第127-136页
   ·潜在诊断标志物的ROC分析第136-138页
   ·潜在疗效相关标志物的验证第138-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1页
第五章 食管癌尿液整体轮廓代谢组学研究第141-183页
 第一节 尿液前处理考察及RRLC-MS分析方法的建立第142-150页
  1 前言第142页
  2 实验部分第142-145页
   ·样品及试剂第142页
   ·样品的制备第142-143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143-145页
   ·数据处理第14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45-150页
   ·不同前处理方法的比较第145-147页
   ·LC-MS分析条件的优化第147-150页
 第二节 食管癌尿液整体轮廓代谢组学研究第150-180页
  1 前言第150页
  2 实验部分第150-153页
   ·样品及试剂第150-151页
   ·样品溶液制备第151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151-153页
   ·数据处理第15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53-180页
   ·数据质量评价第153-156页
   ·数据预处理第156页
   ·寻找潜在诊断标志物第156-174页
   ·寻找潜在的治疗标志物第174-179页
   ·潜在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第179-180页
 小结第180-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3页
第六章 食管癌尿液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第183-202页
 1 前言第183页
 2 实验部分第183-187页
   ·样品及试剂第183-184页
   ·样品的制备第184页
   ·实验仪器与条件第184-185页
   ·样品前处理及溶液制备第185-18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87-199页
   ·色谱质谱条件的确定第187-192页
   ·潜在诊断及治疗标志物的MRM谱靶向验证第192-198页
   ·潜在诊断标志物的ROC分析第198-199页
 4 小结第199-201页
 参考文献第201-202页
第七章 总结、讨论与展望第202-205页
附录第205-207页
个人简历第207-209页
致谢第209-211页

论文共2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C-MS/MS技术的肺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下一篇:唇腭裂出生节律性研究及经缝牵引成骨矫正唇腭裂患者面中部发育不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