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1页 |
·引言 | 第15页 |
·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 | 第15-22页 |
·无细胞体外合成蛋白质的研究历史 | 第15-16页 |
·无细胞体外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 第16-18页 |
·影响无细胞体系蛋白质合成效率的关键因素 | 第18-21页 |
·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的高通量潜力 | 第21-22页 |
·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的高通量反应技术 | 第22-31页 |
·基于单分PCR反应的体外高通量表达与筛选 | 第22-24页 |
·孔板与载波片上的无细胞蛋白合成 | 第24-26页 |
·微型反应器中的无细胞蛋白合成 | 第26-28页 |
·微囊体系中的无细胞蛋白合成 | 第28-31页 |
·DNA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第31-35页 |
·DNA凝胶简介 | 第31-32页 |
·DNA凝胶的类型以及物理/化学性质 | 第32-34页 |
·DNA凝胶的应用 | 第34-35页 |
·喷墨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 第35-38页 |
·喷墨打印技术简介 | 第35-36页 |
·喷墨打印技术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 第36-38页 |
·本工作的基本研究思路与拟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质粒 | 第41页 |
·实验菌株 | 第41页 |
·重要试剂、工具酶及试剂盒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42-51页 |
·分子克隆实验 | 第43页 |
·DNA分子摩尔浓度测定 | 第43页 |
·SDS-PAGE电泳 | 第43页 |
·Western-blot分析 | 第43页 |
·EGFP荧光强度测定 | 第43页 |
·油/水乳液粒度大小分布测定 | 第43-44页 |
·木糖测定 | 第44页 |
·S12细胞抽提物的制备 | 第44-45页 |
·标准无细胞反应液的配置 | 第45-46页 |
·商业化无细胞反应液的配置 | 第46页 |
·无细胞补充液的配置 | 第46页 |
·pIVEX2.4c-eGFP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6-48页 |
·pET21α-DsRed2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8-51页 |
第三章 体外高效合成目标蛋白的无细胞体系构建及优化 | 第51-69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60页 |
·菌株和载体 | 第52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52-53页 |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第53页 |
·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操作 | 第53页 |
·菌株的活化与分子伴侣质粒的转化 | 第53页 |
·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53页 |
·重组分子伴侣菌株的表达 | 第53-54页 |
·大肠杆菌抽提物的制备 | 第54页 |
·含不同信号肽序列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54-55页 |
·其它重组质粒模板的构建 | 第55-57页 |
·大肠杆菌无细胞体系的构建 | 第57-59页 |
·木聚糖酶以及其它几种酶的活性测定 | 第59-60页 |
·SDS-PAGE分析 | 第60页 |
·Western-blot分析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信号肽序列对木聚糖酶体外表达的影响 | 第60-62页 |
·含有分子伴侣质粒的重组菌的表达 | 第62-63页 |
·富含分子伴侣的无细胞体系对木聚糖酶可溶表达的影响 | 第63-65页 |
·表面活性剂对体外表达的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组合表达策略对其它酶体外功能性表达的促进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9页 |
第四章 DNA凝胶固定线性模板高效合成木聚糖酶的研究 | 第69-85页 |
·引言 | 第69-7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1-77页 |
·实验材料 | 第71页 |
·X-DNA的合成 | 第71-72页 |
·目标质粒的构建 | 第72页 |
·线烂目标基因模板的准备 | 第72-73页 |
·能够自身环化的PCR模板的准备 | 第73页 |
·富含GroEL/S系列分子伴侣的无细胞反应液的配制 | 第73页 |
·商业化无细胞反应液的配制 | 第73-74页 |
·EP管中DNA凝胶的合成 | 第74页 |
·凝胶体系中X-DNA与目标基因模板浓度的优化 | 第74页 |
·目标蛋白分子的橙测 | 第74页 |
·滤纸片中DNA凝胶的制备 | 第74-75页 |
·基于磁力搅拌方式的DNA凝胶微粒的高通量制备 | 第75页 |
·DNA凝胶微粒的收集与纯化 | 第75-76页 |
·DNA凝胶的染色与检测 | 第76页 |
·采用不同xylA模板对无细胞反应效率的影响 | 第76-7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7-82页 |
·X-DNA的合成 | 第77页 |
·不同X-DNA粘性末端对合成DNA凝胶的影响 | 第77-78页 |
·X-DNA与目标基因模板浓度的优化 | 第78-79页 |
·滤纸片中DNA凝胶的制备 | 第79-80页 |
·基于磁力搅拌方式制备的DNA凝胶微粒的大小分布 | 第80-81页 |
·不同方法制备的DNA凝胶对无细胞合成木聚糖酶效率的促进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5页 |
第五章 基于DNA凝胶的无细胞反应器微型化及高通量反应研究 | 第85-99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6-90页 |
·实验材料 | 第86页 |
·X-DNA的合成以及目标模板gfp的准备 | 第86页 |
·商业化无细胞反应液以及无细胞补充液的配制 | 第86页 |
·DNA凝胶反应混合液的配制 | 第86-87页 |
·基于冲击混合与膜过滤方式高通量制备DNA凝胶微粒 | 第87-88页 |
·不同方式合成DNA凝胶对GFP体外表达的影响 | 第88页 |
·不同体积DNA凝胶结合核酸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88-89页 |
·含有卵磷脂分子以及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的矿物油的准备 | 第89页 |
·油相基质中微型生物反应器的高通量制备 | 第89页 |
·标准与微型反应模下GFP表达效率的比较 | 第89-90页 |
·水相基质中微型生物反应器的高通量制备 | 第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6页 |
·基于冲击混合与膜过滤方式高通量制备DNA凝胶微粒 | 第90-91页 |
·不同方式合成的DNA凝胶对GFP表达效率的影响 | 第91-92页 |
·不同的物理混合方式对合成DNA凝胶效率的影响 | 第92-93页 |
·基于油相体系的无细胞微型生物反应器 | 第93-94页 |
·基于水相体系的人工细胞模型的构建 | 第94-96页 |
·小结 | 第96-99页 |
第六章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体外高通量合成蛋白质的研究 | 第99-115页 |
·引言 | 第9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4页 |
·喷墨打印机的改装 | 第99-100页 |
·打印样品的准备 | 第100页 |
·打印基质的准备 | 第100页 |
·抗生素实验菌液悬液的制备 | 第100页 |
·琼脂玻璃双碟的准备 | 第100-101页 |
·特定菌落图案的打印 | 第101页 |
·高密度细胞阵列的打印 | 第101页 |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抗生素效价测定 | 第101-102页 |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 第102-103页 |
·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的打印 | 第103-10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3页 |
·热喷墨打印后大肠杆菌存活率分析 | 第104-105页 |
·细胞菌落形态 | 第105页 |
·高密度细胞阵列 | 第105-106页 |
·抗生素效价测定 | 第106-107页 |
·基于喷墨打印技术的梯度抑菌模型 | 第107-109页 |
·无细胞反应液打印条件优化 | 第109-110页 |
·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的打印 | 第110-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结论 | 第115-117页 |
·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作者简历 | 第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