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目录 | 第10-15页 |
| 引言 | 第15-19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9-62页 |
| 1 川乌的研究进展 | 第19-28页 |
| ·主要化学成分 | 第19-21页 |
| ·药理研究 | 第21-23页 |
| ·炮制方法 | 第23-26页 |
| ·提取方法 | 第26页 |
| ·临床应用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2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 ·制剂工艺 | 第28-30页 |
| ·质量控制研究 | 第30页 |
| ·药效学研究 | 第30页 |
| ·临床应用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 第32-35页 |
| ·在中药材方面的应用 | 第32页 |
| ·在中药制剂方面的应用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5页 |
| 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 第35-44页 |
| ·基本概念 | 第35-36页 |
| ·NIR定量分析过程 | 第36-38页 |
| ·相关化学计量学算法原理 | 第38-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5 定量药物等效性研究简介 | 第44-62页 |
| ·同质药物效应比较 | 第44-46页 |
| ·定量药物等效性研究的内容 | 第46-47页 |
| ·定量等效性研究方法的统计学基础 | 第47-51页 |
| ·结果分析 | 第51-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二章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2-86页 |
|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川乌中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 第62-70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62-63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63-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2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法建立制川乌固体样品中相应成分预测模型 | 第70-80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70-71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71-79页 |
| ·讨论 | 第79页 |
| ·小结 | 第79-80页 |
| 3 应用近红外透射法建立制川乌液体样品中单酯型生物碱预测模型 | 第80-86页 |
| ·仪器与材料 | 第80-81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81-85页 |
| ·讨论 | 第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第三章 川乌药材入选标准研究 | 第86-90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86-87页 |
| ·仪器 | 第86页 |
| ·试药 | 第86页 |
| ·样品 | 第86-87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87-89页 |
| ·川乌药材性状鉴别 | 第87页 |
| ·川乌药材粉末显微特征鉴别 | 第87-88页 |
| ·川乌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 第88页 |
| ·川乌药材水分测定 | 第88页 |
| ·川乌药材含量测定 | 第88-89页 |
| 3 讨论 | 第89页 |
| 4 小结 | 第89-90页 |
|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下制川乌规范化炮制工艺研究 | 第90-105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90-91页 |
| ·仪器 | 第90页 |
| ·试药 | 第90-91页 |
| ·样品 | 第91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91-102页 |
| ·制川乌浸泡工艺研究 | 第91页 |
| ·制川乌蒸煮工艺研究 | 第91-94页 |
| ·制川乌干燥工艺研究 | 第94-95页 |
| ·制川乌炮制工艺验证试验 | 第95-96页 |
| ·时量变化关系曲线拟合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96-100页 |
| ·制川乌炮制终点的判断 | 第100-102页 |
| 3 讨论 | 第102-103页 |
| 4 小结 | 第103-105页 |
| 第五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下制川乌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 第105-115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05-106页 |
| ·仪器 | 第105页 |
| ·试药 | 第105页 |
| ·样品 | 第105-106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06-113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 第106-110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提取终点判断 | 第110-113页 |
| 3 讨论 | 第113-114页 |
| 4 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六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下制川乌配方颗粒浓缩工艺研究 | 第115-119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15-116页 |
| ·仪器 | 第115页 |
| ·试药 | 第115页 |
| ·样品 | 第115-116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16-118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浓缩工艺研究 | 第116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浓缩终点判断 | 第116-118页 |
| 3 讨论 | 第118页 |
| 4 小结 | 第118-119页 |
| 第七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下制川乌配方颗粒干燥工艺研究 | 第119-124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19-120页 |
| ·仪器 | 第119页 |
| ·试药 | 第119-120页 |
| ·样品 | 第120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20-123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干燥工艺研究 | 第120-122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干燥终点快速鉴定研究 | 第122-123页 |
| 3 讨论 | 第123页 |
| 4 小结 | 第123-124页 |
| 第八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下制川乌配方颗粒成品快速鉴定研究 | 第124-129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24-125页 |
| ·仪器 | 第124页 |
| ·试药 | 第124-125页 |
| ·样品 | 第125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25-128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第125-127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成品的快速鉴定研究 | 第127-128页 |
| 3 讨论 | 第128页 |
| 4 小结 | 第128-129页 |
| 第九章 制川乌配方颗粒等效性研究 | 第129-142页 |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29页 |
| ·仪器 | 第129页 |
| ·试药 | 第129页 |
| ·动物 | 第129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29-139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急性毒性研究 | 第129-130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镇痛效应的实验研究 | 第130-131页 |
| ·制川乌配方颗粒抗炎药效等效性研究 | 第131-139页 |
| 3 讨论 | 第139-140页 |
| 4 小结 | 第140-142页 |
| 结语 | 第142-1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6-151页 |
| 附录 | 第151-153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53-154页 |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