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 基础研究 | 第11-12页 |
2. 个案研究 | 第12页 |
3. 对比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第14-21页 |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的“探索期”(1987-1993) | 第14-15页 |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产生的背景 | 第14页 |
·探索期电视新闻杂志的主要特点 | 第14-15页 |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的“成熟期”(1993-2004) | 第15-17页 |
·《东方时空》开播:中国电视新闻杂志步入“成熟期” | 第15-16页 |
·成熟期电视新闻杂志的主要特征:精英启蒙、社会责任和舆论监督 | 第16-17页 |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的“多元发展期”(2004 至今) | 第17-21页 |
·多元发展期电视新闻杂志的主要类型 | 第17-19页 |
·资讯消费:“市场化”下电视新闻杂志的新特征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东方夜新闻》个案分析:中国电视新闻杂志“资讯消费”的转型表征 | 第21-35页 |
·节目本体内容与形态的变化 | 第21-29页 |
·选题“软硬兼施”、编排灵活多样 | 第21-23页 |
·场面调度、节奏与时空关系 | 第23-25页 |
·视觉语言的符号化与奇观化 | 第25-29页 |
·传播理念与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 | 第29-35页 |
·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 | 第29-30页 |
·舆论监督:从狭义到广义 | 第30-33页 |
·资讯消费功能的逐步凸显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资讯消费”转型的内外动因 | 第35-39页 |
·媒介市场化的深入与“收视为王”的压力 | 第35-36页 |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的兴起 | 第36-37页 |
·受众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中国电视新闻杂志“资讯消费”转型的现实意义与未来走向 | 第39-46页 |
·积极意义:市场杠杆对资源整合的优化 | 第39页 |
·消极影响:新闻浅表化与娱乐化 | 第39-40页 |
·未来走向: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互构” | 第40-46页 |
·坚持电视新闻“社会公器”根本理念 | 第40-42页 |
·平衡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互构”关系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