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引言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22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价值创造 | 第22页 |
·商业银行 | 第22-23页 |
·内部控制框架 | 第23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 | 第23页 |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23-24页 |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5页 |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第25-27页 |
3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33页 |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现状 | 第27-30页 |
·内部控制环境方面 | 第28-29页 |
·风险管理方面 | 第29页 |
·控制活动方面 | 第29页 |
·信息与沟通方面 | 第29页 |
·内部监督方面 | 第29-30页 |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 第30页 |
·内部控制框架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 第30页 |
·内部控制框架执行手段落后 | 第30-31页 |
·信息传递机制建设陈旧 | 第31页 |
·监督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缺乏完善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4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价值创造的实证分析 | 第33-43页 |
·研究假设 | 第33页 |
·变量选取 | 第33-36页 |
·解释变量 | 第33-35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35-36页 |
·控制变量 | 第36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6页 |
·模型建立 | 第36页 |
·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相关性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回归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5 价值创造导向的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 第43-56页 |
·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指导思想 | 第43-44页 |
·以总体效益最优和价值创造为导向 | 第43页 |
·以流程化和信息化改造为手段 | 第43页 |
·应用作业成本法分析商业银行的价值活动 | 第43-44页 |
·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原则 | 第44-45页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44页 |
·完整性原则 | 第44-45页 |
·合理性原则 | 第45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45页 |
·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 第45-56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控制环境 | 第46-47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预算管理 | 第47-48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风险管理 | 第48-51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控制活动 | 第51-52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信息沟通 | 第52-53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监督检查 | 第53页 |
·价值创造导向的绩效评价 | 第53-56页 |
6 价值创造导向的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框架实施建议 | 第56-59页 |
·制定配套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 第56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6-57页 |
·优化人力资源政策 | 第57页 |
·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 第57-58页 |
·引导上市商业银行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58-59页 |
7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