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产品质量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相关理论 | 第15-27页 |
·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界定 | 第15-17页 |
·概念 | 第15页 |
·特点及作用 | 第15页 |
·规划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产品质量检测理论 | 第17-21页 |
·质量检测 | 第17-18页 |
·产品质量检测 | 第18-20页 |
·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 | 第20-21页 |
·平台质量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木桶理论 | 第22-24页 |
·产生 | 第22-23页 |
·木桶理论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精益管理理论 | 第24-27页 |
·精益管理概述 | 第24-25页 |
·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 | 第25页 |
·推行精益管理的重点措施 | 第25-27页 |
第3章 南阳检测机构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检测系统存在的必要性 | 第27页 |
·南阳检测机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7-30页 |
第4章 构建南阳产品质量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 第30-49页 |
·平台总体设计 | 第30-32页 |
·总体设计 | 第30页 |
·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平台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 第31页 |
·平台结构 | 第31-32页 |
·平台功能模块 | 第32-34页 |
·综述 | 第32页 |
·各模块的主要功能 | 第32-34页 |
·平台特点 | 第34页 |
·平台构建要求 | 第34-35页 |
·平台管理 | 第35-41页 |
·质检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 第35-36页 |
·质检实验室的管理 | 第36-38页 |
·实行先进的管理体制 | 第38-41页 |
·平台的南阳特色 | 第41-44页 |
·平台的功能作用 | 第44-45页 |
·平台构建的保障措施 | 第45-49页 |
第5章 加强南阳产品质量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科技与文化建设 | 第49-56页 |
·平台科研能力建设 | 第49-52页 |
·科研能力的内涵 | 第49页 |
·科研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科研能力建设的现状 | 第50-51页 |
·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径 | 第51-52页 |
·平台文化建设 | 第52-56页 |
·质检文化的含义 | 第52-53页 |
·效益分析 | 第53-54页 |
·途径选择 | 第54-56页 |
第6章 南阳产品质量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的发展和运行 | 第56-59页 |
·项目发展 | 第56页 |
·筹建省玉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第56页 |
·建设综合检测大楼 | 第56页 |
·打造“大、强、精、细”实验室 | 第56页 |
·提升素质 | 第56-57页 |
·严格落实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 第57页 |
·鼓励在职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 | 第57页 |
·改进管理 | 第57-59页 |
·构建三大管理体系 | 第57页 |
·持续开展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活动 | 第57-58页 |
·开展管理整改提升活动 | 第58-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