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概述 | 第17-23页 |
·非政府组织(NGO) | 第17-20页 |
·NGO 的概念及特点 | 第17页 |
·国外 NGO 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我国 NGO 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自然灾害 | 第20-21页 |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种类 | 第20页 |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 第20-21页 |
·自然灾害救助 | 第21-23页 |
3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3-29页 |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治理理论 | 第23页 |
·善治理论 | 第23-24页 |
·全球治理理论 | 第24页 |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4-25页 |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可行性 | 第25-29页 |
·灵活性体现高效率 | 第25-26页 |
·专业性与民间性体现低成本 | 第26-27页 |
·亲和力有助于个别救助 | 第27-29页 |
4 我国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历史与现状 | 第29-35页 |
·我国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历史回顾 | 第29-30页 |
·新中国成立前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情况 | 第29页 |
·新中国成立后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情况 | 第29-30页 |
·我国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描述 | 第30-35页 |
·传递灾情信息 | 第30-31页 |
·聚拢社会物资 | 第31-32页 |
·充当社会“心理医生” | 第32页 |
·参与灾后重建 | 第32-35页 |
5 我国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5页 |
·存在问题 | 第35-38页 |
·政府对社会动员不足 | 第35页 |
·政府对 NGO 整合度不高 | 第35-36页 |
·NGO 参与度较低 | 第36-37页 |
·NGO 社会公信力不高 | 第37-38页 |
·原因分析 | 第38-45页 |
·政府包办思想遗留 | 第38-39页 |
·相关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 第39-41页 |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1-42页 |
·NGO 自身建设存在不足 | 第42-44页 |
·新闻媒介对 NGO 宣传力度不够 | 第44-45页 |
6 我国 NGO 有效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对策分析 | 第45-57页 |
·正确定位政府与 NGO 的关系 | 第45-46页 |
·建立政府与 NGO 间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 第46-47页 |
·加强 NGO 自身建设 | 第47-50页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48-50页 |
·建立稳定广泛的善款筹集渠道 | 第50页 |
·接受监督与自我约束并举 | 第50页 |
·务实推进基层社区建设 | 第50-52页 |
·借鉴国际 NGO 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有益经验 | 第52-53页 |
·加强与国际 NGO 的救援合作 | 第53-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