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理论研究文献 | 第12-14页 |
| ·实证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关系调整的研究文献 | 第16-17页 |
| ·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关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 | 第17-18页 |
| ·相关文献的总结与评析 | 第18-21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研究框架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上海、香港贸易结构发展变化比较 | 第24-49页 |
| ·上海、香港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及其比较优势比较 | 第24-36页 |
| ·两地货物贸易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 ·两地贸易商品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第31-36页 |
| ·上海、香港货物贸易方式结构及其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36-41页 |
| ·两地货物贸易方式结构发展现状 | 第36-39页 |
| ·两地主要贸易方式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39-41页 |
| ·上海、香港货物贸易区域比较 | 第41-45页 |
| ·上海货物贸易区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第42-43页 |
| ·香港货物贸易区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第43-45页 |
| ·上海、香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比较 | 第45-48页 |
| ·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第45-46页 |
| ·香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上海、香港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比较 | 第49-64页 |
| ·上海、香港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和发展情况分析 | 第49-54页 |
| ·两地三次产业产值变化分析 | 第49-52页 |
| ·两地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及其产业间转移分析 | 第52-54页 |
| ·上海、香港产业结构评价 | 第54-61页 |
| ·产业结构趋同化指标 | 第54-55页 |
| ·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 | 第55-57页 |
| ·产业结构协调性指标 | 第57-58页 |
| ·产业成长指数指标 | 第58-60页 |
| ·产业开放程度指标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 第四章 上海、香港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实证比较 | 第64-74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 ·上海、香港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 | 第66-69页 |
| ·两地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 第66-67页 |
| ·两地进口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 第67-69页 |
| ·上海、香港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比较分析 | 第69-72页 |
| ·两地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 第69-71页 |
| ·两地进口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上海、香港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综合效应比较 | 第74-92页 |
| ·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数选取 | 第74-78页 |
| ·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数选取 | 第74-75页 |
| ·贸易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数选取 | 第75-78页 |
| ·上海、香港贸易结构优化综合效应指数计算 | 第78-84页 |
| ·灰靶理论及其计算过程 | 第78-80页 |
| ·两地贸易结构优化综合效应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 ·上海、香港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综合效应实证比较 | 第84-90页 |
| ·上海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综合效应实证分析 | 第85-87页 |
| ·香港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综合效应实证分析 | 第87-89页 |
| ·两地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综合效应实证结果比较 | 第89-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2-96页 |
|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 ·香港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关系优化的经验与教训 | 第93-94页 |
| ·上海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关系优化的建议 | 第94-95页 |
|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