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2页 |
| ·课题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单一钣金件排样 | 第13页 |
| ·多个钣金件排样 | 第13-17页 |
| ·钣金件布局算法 | 第14-15页 |
| ·排样顺序的优化算法 | 第15-17页 |
| ·排样软件概述 | 第17-18页 |
| ·DYNAFORM | 第17页 |
| ·HyperWorks | 第17页 |
| ·AutoForm | 第17-18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2章 钣金件模型预处理 | 第20-26页 |
| ·不规则多边形线段简化 | 第20-23页 |
| ·点集功能 | 第20-21页 |
| ·简化曲线功能 | 第21-23页 |
| ·外部轮廓线合并 | 第23页 |
| ·凹多边形转化 | 第23-25页 |
| ·多边形顶点排列顺序求解 | 第23-24页 |
| ·多边形凸凹性 | 第24页 |
| ·算法实现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单一多边形钣金件排样 | 第26-45页 |
| ·基于包络多边形法的单个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26-35页 |
| ·基于包络矩形法的单个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26-29页 |
| ·基于包络平行四边形法的单个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29-32页 |
| ·基于包络梯形法的单个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32-35页 |
| ·基于顶点射线法的单个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35-44页 |
| ·普通单排 | 第35-38页 |
| ·普通双排 | 第38-41页 |
| ·对头双排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矩形钣金件排样布局算法 | 第45-57页 |
| ·基于最下最左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45-47页 |
| ·基于下台阶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47-49页 |
| ·基于最低水平线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49-51页 |
| ·基于最低水平线改进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51-56页 |
| ·基于最低水平线搜索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51-53页 |
| ·基于最低水平线插入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53-54页 |
| ·基于最低水平线择优插入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排样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多个矩形钣金件排样 | 第57-77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优化排样算法 | 第57-64页 |
| ·初始化种群 | 第57页 |
| ·编码方式 | 第57-59页 |
| ·解码方式 | 第59页 |
| ·选择算子 | 第59-61页 |
| ·交叉算子 | 第61-62页 |
| ·变异算子 | 第62-63页 |
| ·评价度函数 | 第63-64页 |
|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优化排样算法 | 第64-66页 |
| ·编码方法 | 第65页 |
| ·解码方法 | 第65页 |
| ·搜索方式 | 第65页 |
| ·接受准则 | 第65页 |
| ·冷却策略 | 第65-66页 |
| ·评价度函数 | 第66页 |
| ·终止条件 | 第66页 |
|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矩形钣金件模型优化排样算法 | 第66-68页 |
|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概述 | 第66页 |
| ·新种群产生方式 | 第66-67页 |
|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流程 | 第67-68页 |
| ·三种算法的比较 | 第68-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6章 多边形钣金件排样模块设计 | 第77-84页 |
| ·用户界面 | 第77-79页 |
| ·模块功能概述 | 第79-82页 |
| ·模块特点 | 第82-83页 |
| ·支持多种输入样式 | 第82页 |
| ·支持重新排样 | 第82页 |
| ·选择对象记忆功能和过滤功能 | 第82-83页 |
| ·排样后钣金件模型的编辑功能 | 第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总结 | 第84页 |
| ·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