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 ·电流变液简述 | 第13-18页 |
| ·电流变液及电流变效应 | 第13-14页 |
| ·电流变液材料的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 ·电流变液的应用 | 第16-18页 |
| ·传动机构 | 第16页 |
| ·减振机构 | 第16-17页 |
| ·液压阀 | 第17页 |
| ·抛光 | 第17页 |
| ·光学应用 | 第17-18页 |
| ·声学应用 | 第18页 |
| ·其它应用 | 第18页 |
| ·电流变液流变行为研究 | 第18-20页 |
| ·电流变液的结构演化 | 第20-23页 |
| ·电流变液的理论模型 | 第23-29页 |
| ·水桥模型 | 第23页 |
| ·双电层极化模型 | 第23页 |
| ·介电极化模型 | 第23-26页 |
| ·偶极子极化模型 | 第24-25页 |
| ·多极子极化模型 | 第25页 |
| ·动态极化模型(Maxwell-Wagner极化) | 第25-26页 |
| ·电导模型 | 第26-28页 |
| ·介电损耗模型 | 第28-29页 |
| ·其它模型 | 第29页 |
| ·其它重要的研究 | 第29-31页 |
| ·边界极板改性研究 | 第29-30页 |
| ·拉伸和压缩的研究 | 第30页 |
| ·用光镊对电流变液的研究 | 第30-31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31-33页 |
| 第二章 电流变液抖动型流变行为的研究 | 第33-49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硫脲掺杂的Ba-Ti-O电流变液制备与测试 | 第34-37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4-36页 |
| ·Ba-Ti-O粒子的合成 | 第36页 |
| ·掺杂硫脲的Ba-Ti-O电流变液的制备 | 第36-37页 |
| ·电流变液流变行为的计算模拟 | 第37-48页 |
| ·计算模型 | 第37-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颗粒自旋对弛豫时间的影响 | 第49-59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Maxwell-Wagner弛豫模型 | 第49-50页 |
| ·自旋对颗粒偶极矩的影响 | 第50-52页 |
| ·动态弛豫时间的计算 | 第52-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 第四章 介电弛豫对电流变液流变行为的影响 | 第59-71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金属阳离子掺杂的TiO_2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测试 | 第59-60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59-60页 |
| ·金属阳离子掺杂的TiO_2粒子的合成 | 第60页 |
| ·金属阳离子掺杂的TiO_2电流变液的制备 | 第60页 |
| ·介电弛豫影响的计算模拟 | 第60-69页 |
| ·计算模型 | 第60-63页 |
| ·模拟结果 | 第63-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边界摩擦对电流变液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71-87页 |
| ·引言 | 第71-72页 |
| ·计算模型 | 第72页 |
| ·边界摩擦因子影响的计算模拟 | 第72-78页 |
| ·压应力影响的计算模拟 | 第78-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91页 |
| ·工作总结及创新点 | 第87-89页 |
| ·展望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107页 |
| 附录1 电偶极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计算 | 第107-111页 |
| 附录1.1 电偶极矩的计算 | 第107-108页 |
| 附录1.2 电偶极矩相互作用的计算 | 第108-111页 |
| 附录2 颗粒旋转下等效极化电导率的计算 | 第111-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