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机传动系统及关键部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带式烧结机概述 | 第16-20页 |
·带式烧结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 第16-17页 |
·带式烧结机的种类 | 第17-18页 |
·带式烧结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烧结工艺流程 | 第19-20页 |
·带式烧结机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23-25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27页 |
第2章 新型烧结机台车基本参数及星轮设计 | 第27-44页 |
·引言 | 第27页 |
·新型烧结机台车基本参数和规格 | 第27-29页 |
·台车体基本参数 | 第27-28页 |
·台车体规格及相关参数 | 第28-29页 |
·烧结机台车总数量的确定 | 第29页 |
·烧结机台车移动速度的确定 | 第29页 |
·现行烧结机星轮设计和存在问题 | 第29-30页 |
·现行烧结机星轮设计 | 第29-30页 |
·现行烧结机星轮存在问题 | 第30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设计原理 | 第30-31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齿廓方程推导 | 第31-38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统一齿廓曲线方程推导 | 第31-33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匀速齿廓曲线方程推导 | 第33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复合齿过渡段曲线方程推导 | 第33-37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复合齿廓匀速段曲线方程推导 | 第37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齿廓曲线汇总 | 第37-38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基本参数确定 | 第38-40页 |
·星轮节圆半径 | 第38页 |
·星轮齿距 | 第38-39页 |
·齿沟圆、齿顶圆及其所对应的星轮圆心角 | 第39-40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齿廓特性分析 | 第40-42页 |
·星轮齿廓曲线曲率分析 | 第40-41页 |
·星轮齿廓曲线连续性分析 | 第41页 |
·重合度 | 第41页 |
·节曲线 | 第41-42页 |
·新型烧结机星轮三维建模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新型烧结机运动仿真 | 第44-57页 |
·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仿真及 ADAMS 软件介绍 | 第44-46页 |
·新型星轮烧结机虚拟样机建模及参数设置 | 第46-52页 |
·模型简化 | 第47页 |
·零部件及装配体三维建模 | 第47-49页 |
·接触函数的选择和相关参数的设置 | 第49-52页 |
·尾部星轮阻力矩加载 | 第52页 |
·虚拟样机运动和动力学仿真结果 | 第52-56页 |
·烧结机系统传动过程分析 | 第52-54页 |
·烧结机虚拟样机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烧结机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台车栏板热力耦合分析 | 第57-66页 |
·台车工作环境及材料结构选取 | 第57-58页 |
·台车栏板网格划分 | 第58页 |
·台车栏板材料属性 | 第58-59页 |
·台车栏板所受载荷和边界条件加载 | 第59-62页 |
·带式烧结机运动栏板所需推力范围 | 第59-61页 |
·热对流定义及取值 | 第61-62页 |
·热流密度定义及取值 | 第62页 |
·台车栏板温度场和形变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改进后星轮轮廓图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烧结机星轮热力耦合分析及修型 | 第66-78页 |
·星轮所受推力及接触应力 | 第66-68页 |
·尾部星轮所受推力 | 第66-67页 |
·尾部星轮与卡轮接触应力 | 第67-68页 |
·星轮温度场 | 第68-69页 |
·星轮齿廓热变形 | 第69-70页 |
·星轮热力耦合及结果分析 | 第70-75页 |
·星轮齿建模 | 第70页 |
·星轮网格划分 | 第70-71页 |
·星轮材料及属性 | 第71页 |
·星轮温度场及热变形分析 | 第71-72页 |
·星轮与卡轮啮合处应力应变分析 | 第72-73页 |
·星轮齿廓曲线变形分析 | 第73-74页 |
·齿廓变形对台车速度及运行时间影响 | 第74-75页 |
·星轮齿廓修型 | 第75-77页 |
·针对热变形星轮齿廓修型 | 第75-76页 |
·针对机械载荷变形星轮齿廓修型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