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第12-19页 |
1 转基因油菜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油菜脂肪酸转基因工程 | 第12-15页 |
·油菜抗化学除草剂基因工程 | 第15-16页 |
·油菜抗虫基因工程 | 第16页 |
·油菜抗病基因工程 | 第16页 |
·油菜种子蛋白质基因工程 | 第16页 |
2 油菜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 第16-19页 |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的遗传转化 | 第17页 |
·PEG介导的DNA注入法 | 第17页 |
·基因枪法 | 第17-18页 |
·电击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用于转化拟南芥和油菜的载体PWBH005的构建 | 第19-27页 |
·前言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20页 |
·试剂和酶 | 第20页 |
·实验中用到的缓冲液及培养基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1页 |
·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质粒 | 第21-22页 |
·质粒pWBH003的构建 | 第22-23页 |
·质粒pWBH004的构建 | 第23-24页 |
·质粒pWBH005的构建 | 第24-26页 |
·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及油菜的遗传转化 | 第27-38页 |
·前言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28页 |
·培养基 | 第28-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30页 |
·浸花法转化拟南芥 | 第30-31页 |
·用于侵染中双11号油菜外植体的农杆菌侵染液的制备 | 第31页 |
·油菜无菌苗的获得 | 第31页 |
·油菜外植体下胚轴的获取 | 第31页 |
·油菜外植体的转化 | 第31-32页 |
·生根及移栽 | 第32页 |
·油菜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页 |
·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8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筛选 | 第33页 |
·转基因拟南芥的检测 | 第33-34页 |
·T,代转基因拟南芥出现的表型 | 第34-35页 |
·T2代转基因拟南芥出现的表型 | 第35页 |
·油菜的遗传转化 | 第35-36页 |
·T0代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36页 |
·T!代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3页 |
·分化培养基中激素对外植体出芽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生根培养基中的筛选剂问题 | 第40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 | 第40页 |
·含有增强子的激活标签载体在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 第40-42页 |
·新的油菜转基因方法的探索 | 第42页 |
·低温处理及赤霉素(GA)促进油菜开花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