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前言 | 第9-10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性质 | 第10页 |
·TiO_2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催化剂本身的影响 | 第12页 |
·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反应条件的影响 | 第13-14页 |
·TiO_2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TiO_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TiO_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 第16-17页 |
·提高 TiO_2可见光催化剂活性的途径 | 第17-22页 |
·TiO_2与金属掺杂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TiO_2与非金属掺杂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TiO_2与半导体复合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TiO_2的共掺杂及协同作用 | 第21-22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回收 | 第22-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实验试剂及原料 | 第25页 |
·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 | 第25-26页 |
·样品表征所用的仪器 | 第26-27页 |
·X-射线分析仪(XRD) | 第26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6页 |
·快速比表面积测定仪(BET) | 第26-2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7页 |
·X-射线能谱仪(EDX) | 第27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7页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 | 第27页 |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27页 |
·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评价 | 第27-29页 |
·降解体系的选择 | 第27-28页 |
·反应装置 | 第28页 |
·反应步骤 | 第28-29页 |
第三章 γ-Fe_2O_3/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30页 |
·γ-Fe_2O_3/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X 射线衍射能谱(XRD)结果 | 第31-32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 | 第32-33页 |
·FTIR 表征结果 | 第33-34页 |
·TEM、BET 和 EDX 结果 | 第34-35页 |
·磁性测试结果 | 第35-36页 |
·UV–vis 结果 | 第36-37页 |
·光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7-38页 |
·光催化剂回收活性评价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γ-Fe_2O_3/N-TiO_2纳米管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 | 第40-50页 |
·引言 | 第40页 |
·掺杂 N 的 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40-41页 |
·γ-Fe_2O_3/N-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TEM 和 EDX 结果 | 第41-42页 |
·X 射线电子能谱(XPS)结果 | 第42-45页 |
·UV–vis 结果 | 第45-46页 |
·光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6-48页 |
·光催化剂回收活性评价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